太子拿起最上邊一本,掂量了下重量,皺皺眉頭。
他隨手往下扒拉扒拉,眉頭皺的更加厲害了。
“諸位卿家寫的是書還是奏章?”太子抽出來一本,在手裡晃晃,看那厚度,足足是一本小冊子。
這倒不能怪某個官員,事實上自從萬曆不上朝以後,寫奏章漸漸的變成了一種行為藝術。
隨便一個事情,寫起奏章來,便能洋洋灑灑寫上萬字,最後還沒說多少有用的東西。
曾經有人寫了整整六萬字,最後也沒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畢竟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萬曆都不會看,不過是給刀筆吏和內閣大學士們增加了難度……
但是,朱常洛哪裡習慣這個套路……
“閣老,就不能讓他們簡明扼要的說事情?”他翻著第二本奏摺,也是寫的如同老太太的裹腳布一般。
“此事也不是不可,只不過聖上未曾說過,所以官員們越寫越長,您只要是提出來,那便讓群臣們執行就是。”
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方從哲一口應下。
事實上,他早就想寫一本奏章,就此事進行闡述。
畢竟,簡明扼要的內容,更方便他們整理和進行批改。
兩人交談完,朱常洛才拿起最上邊的一封奏章。
“哦?是遼東熊大人上的,本宮來好生看看。”
第一本奏章是熊廷弼所上,無論如何,那裡現在算是大明最為重要的地方,於是方從哲便將其放在最上。
熊廷弼當然沒有短話長說的習慣,也不是什麼要炫耀自己寫法的官員。
他將事情條理分明的列了上去,很方便閱讀。
而且,從方書安那裡寫東西得到的靈感,在彙報戰況和工作時候,熊大也將各種各樣的具體方案資料寫的清楚,可以說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只是,看見最後一條以後,太子的身體明顯顫抖了下。
“閣老,你看看,可能性到底要多大。”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