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正是,敢問您是?”
“老夫史繼偕,聽聞小友對於行軍佈陣、勸課農桑、經世濟國都有獨到之處,見完閣老之餘,特來請教。”史繼偕半分官架子沒有,面色和藹地道。
“請教不敢,您過譽了……”
方書安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看上去渾身正氣的老者會和他聊這麼多。
從國債的理念到稅收的收取,再到武備改革與火器發展,從瓷磚到鑄鐵爐再到羊毛生意,以及大明面臨的困境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方書安自然是知無不言,除了官紳一體納糧現在說有些驚世駭俗以外,甚至連攤丁入畝的初步理念都做了闡述。
看著老人家心滿意足的離去,方書安有些怪異的感覺,但是卻想不出有什麼不對。
這位史繼偕,就像是在考校他,又像是在學術上遇到難題,向同行請教一般。
最奇怪的還是最後那句,“莫要將你我二人對話告知任何人,切記……”
難道是想把方書安的想法據為己有?那不至於啊,反正他將來能夠震驚大明的事情還有很多,也不在乎此刻說的這些……
雖然說春遊是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方書安面前,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他一到場,馬上就成為人們的焦點,此前在押題或者猜考官的談論馬上停下。
都在竊竊私語,不用說,目標肯定是他。
畢竟他引起不少風頭,名利雙收的年輕人,很容易被人惦記。
“這不是方公子呢,許久不見,聽聞你在遼東立下汗馬功勞,恭喜啊恭喜!”
還沒等他和相熟悉之人打招呼,便有人上前湊熱鬧。
這人似乎有些眼熟啊,叫啥來著?
哦,對了,馬士英,此前還下套來著……
“不過麼,方公子立下恁大功勞,最後只有一個監生的位置,我都替您感到惋惜啊!”
看著馬士英開始痛心疾首的表演,方書安意識到,這廝又要挖坑。
果不其然,他繼續道,“只不過,方公子您一直在戰線上忙著和將士們打仗,此番真的有時間溫書麼?”
馬士英還是笑呵呵的表情,看上去真的是為他擔心一樣。
但是他肚子裡憋的什麼屎,方書安不用看都知道。
“若是方少爺名落孫山,還真是可惜呢,那麼大功勞最後竹籃打水,想想都替您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