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制,皇帝登基如此大的事情,當然要在奉天殿舉行。
奈何奉天殿命途多舛,兩次燒燬,兩次重建。體量已經比此前小上許多,遂在嘉靖年間改名皇極殿。
就是縮水版的奉天殿也成,也能成為登基大禮儀的場合。
可惜啊,萬里二十五年,皇極殿在內的三大殿又被燒燬。
逼不得已,此番典禮只好在武英殿舉辦。
雖然沒有了奉天殿,但是百官稱賀的勁頭可不能少!門外的儀仗隊是威風八面、旌旗招展,就連一些獅虎豹象都是無所不有。
方書安看不見那些手持金瓜錘的力士有多少,反正他平時也看不見這些行頭。
皇帝登基需要的傢伙事是真的多,平日裡不知道是在什麼地方藏著,他們此番還有準備時間,對於大部分皇帝來說,從先帝駕崩到新君登基,時間不見得會太久。
百官跟著皇帝到武英殿,各自按照順序站好。
御座是專門挪過來的,在朱常洛走上御座的過程中,雄渾大氣的帝王之樂傳遍四面八方。
直到朱常洛坐上御座後音樂才停止。
等到他坐上御座,接下來隨著王恩呼喊,百官鞠躬跪拜伏地,連續四拜然後挺身平身。
隨著一聲悠長的吆喝,捧表官雙手舉著即位詔書,膝行至已經放好的案几面前。
接受之人正是受表官,受表官接好之後,跪著將其放好然後退下。
隨後,是宣表官膝行上來準備宣讀即位詔書。
不過麼,他只是負責宣讀,並不是親自開啟,開啟還有專門的展表官。
一個誦讀詔書的過程,都需要四個人來完成。
誦讀完畢,百官又是一套叩首大禮,山呼萬歲,來往幾次之後,一套恭賀皇帝即位的流程才終於宣告結束。
方書安在心裡默默的感慨,在大明當官的不容易啊,有些七老八十的老官員這一套流程下來怕不是半條命都沒了!
但是現在看他們的臉色,好像充滿了熱情。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