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461章 誰還不是個狐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1章 誰還不是個狐狸 (2 / 3)

水平差不要緊,不是有勳貴和文官們呢?

這時候,他就能插手政事,從而漸漸恢復勳貴的榮光。

想法不錯,正如同當年長孫無忌他們選擇李治一樣,中庸之人容易擺佈。

但是,也要看萬曆是不是頭昏眼花,更要看朱常洛是否手鬆。

很明顯,萬曆最終的決定還是要將大明交給靠譜的兒子。

朱常洛同樣懷著對於家國天下的執念,並不想讓出來位子。

再說福王朱常洵。

他對皇位倒是也有著同樣執拗的想法,可惜啊,只不過是個樣子貨。

表面上的本事和私底下的手段,都要差一些。

當然,這是張惟賢的看法。

實際上,如果沒有方書安這樣一個無解的bug,說不定泰昌會和歷史上一樣,只有幾個月做皇帝的時間!

不過,即便是泰昌駕崩,朱常洵依舊沒有機會,最後皇位還是落到朱由校頭上。

所以說,朱常洵空會喊口號,但是做事不行,典型的嘴炮貨。

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張惟賢經過最後的糾結,還是放棄與朱振三一起向京城施壓。

因為他明白,儘管自己手下能調動幾萬人馬,但是劉綎經過改制,同樣能調動不少人手。

再者說,還有在京城左近休養生息的支援遼東的大軍。

由於各大商隊運送了大量物資,所以他們能在京城待到春天,道路好走的時候才啟程。

對於這一支不可忽視的軍隊,張惟賢心裡有數,那是劉綎和方從哲故意放在京城的軍隊。

新春是登基大典,京營又不在自己掌控之內,雖說那些大軍不一定都能忠心耿耿,但是隻要多一方牽制,就能心懷鬼胎之人有多忌憚。

這也是促使張惟賢放棄他與福王約定的一個原因。

“老爺,到家了。”

隨著車伕一聲,車馬慢慢停下來。

按理說,他這樣的武勳世家,上朝應當騎馬,但是冬日的京城實在難受,所以馬車也成為不少人的配置。

“告訴門子,明日有人來,就說出門了,不要見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