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484章 掃盲教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4章 掃盲教材 (2 / 2)

但是麼,郵政又是剛需的存在,除了日常交流的信件,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商業,依然會產生大量的票據和業務量,那些才是郵政系統活下去的根本。

畢竟在電商還沒興起的時候,不管是國外的全球速遞還是國內的順豐等快遞,已經能夠活的比較滋潤。

至於電商大爆炸的年代,那隻不過是讓快遞物流行業更加繁榮。

“要送東西,那些所謂的快遞員,至少都要識字吧,你從何處去找合適的人員?在向下,識字的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可不會幹送信件這樣的事情。”朱由校對大明讀書人還是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以現在的識字率,想要找到合適的郵遞員,真的很難辦到。

不過麼,既然方書安要上郵政系統,對於這樣的細節也是有準備的。

只見他掏出一本書,很薄,看著也比較低檔,看上去就是書坊裡引出來的低檔貨。

“掃盲教材?”

朱由校當然認識這個四個字,但是他們組合在一起,可就有些陌生,掃盲是何意,教材呢?

他疑惑地翻了翻,大致明白,感情就是給不識字的人準備的一本書,用來讓他們認識一些常見字。

似乎是因為單純的認識筆畫難度大,還準備了專門的圖畫來代表某個字,比如說門,就專門畫了門的線描圖,這樣形象,並且容易記住。

最為關鍵的是,他看到了此前方書安提到過的東西,拼音!

“這個拼音,不是你的撒手鐧麼?難道也要將其在民間推廣?”

按照朱由校的理解,拼音作為一項重大的革新,肯定是要在學院使用,因為他方便使用的特點,會極大的提高學院的教學效率。

如此好的東西,按照以往各大流派的傳承,自然是要留在自己名下,不能夠輕易的拿出去示人。敝帚自珍、閉門造車,才是讀書人的主流。

但是啊,方書安就不一樣,好東西就是要拿出來大家分享。

“其實,有兩個原因在其中。”方書安舉起兩個指頭,說到,“其一,學院招收的學生,大部分已經進行過基礎教育,他們的識字率不成問題,傳授給他們拼音,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其二,對於大明來說,更多的讀書人,才能從中選出更多的人才,您也看到了,隨著製造技術的發展,以往的文盲工人,已經不能適合現在技藝的進步了,所以說,讓人們都學習基本的文字和知識,是躲不開的事情。”

想要進入工業時代,依靠一堆文盲自然是不行。

畢竟,不管是操作機器,還是實際生產當中的檢查與測量等等,都需要相關的知識結構。

後世共和國,佔便宜就是因為培養了數量巨大的工程師。

雖然一直被人詬病,創新力不足,但是在工業製造、全流程工業體系上,必須要有數量巨大的工程師,來確保每一個環節的進行。

如果按照過去的觀點,百姓書讀的越少,越有利於統治的進行。但是,時代不同了,大明現在的製造業,哪怕就是在識字率很高的京城,也找不到合適的產業工人,所以,這樣從基層開始倒逼上層改革的事情,無時不刻不在發生著。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