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名義上說是要說服內閣,其實就是將訊息通知給他們。
有明一代,首輔比次輔的意見要重要的多,除非是在皇帝堅持次輔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翻轉。
毫無疑問,今次的事情,絕無可能翻轉。
所以更多的也就是說服他們幾人,去接受這個新興的事物。
聽完介紹之後,李汝華對那些花裡胡哨的稱呼這麼的頭痛,他就問了一個問題。
“閣老,您就告訴我,能多多少稅收吧。”他作為戶部尚書,對稅錢有著天生的敏感。
所以說,只要告訴他能有額外的稅收盈餘,事情隨他們去幹。
畢竟,在稅收的事情上,李汝華是發愁最多之人,並且也是花錢需求最大之人。
以前在缺錢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想過辦法,去找錢。
但是找來找去,也沒能找到多少。
所以說,儘管稅收會影響到某些人的利益,但是對李汝華來說,他更想看著,那些曾經拒絕過他的人,究竟會在監稅司的的作用下,能擠出來多少東西。
至於徐光啟,他屬於最近才躥紅之人,家裡的資產根本就不能和那些世家大族相提並論,所以說對他的影響也不大。
至於最後的朱國禎,有沒有他影響已經不大了,前邊幾個人都同意,最後他的意見也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所以,朱國禎知趣的表示了恭維,也說不出別的什麼。
但是事情在朝堂上,卻引來也極大的爭議,畢竟既得利益之人,實在是太多。
“下官以為,監稅司最後的負擔還是會加到老百姓身上,百姓已經在水深火熱之中了,堅決不能再增加任何負擔!”
御史們聞風已經行動起來。
方書安因為要負責解釋,所以難得來上朝。
他並不認識那個御史,但是知道邊上的人是房可壯。
房可壯是啥人,那是東林黨的真實狗腿,所以說,那人與東林黨如果說沒關係,是沒人信。
“不知大人從何能看出來,最後會加到百姓身上,如果真是那般,我們做的意義何在?所以,最好不要猜測,等到有結果出來看到就是。”
此人的角度選擇的不錯,並且也算是有bug,畢竟現在還沒進行到那個程度,所以也不好說。
但是麼,雖然沒有證據能證明他說的一定對,但是也沒有證據能證明,他的說法是錯的。
既然無法證明對錯,那麼事情做保留就是,總不能因為一個推論,就將事情否認掉。
“監稅司我還能理解,但是弄一個勞什子的郵政系統,那個東西,能有什麼用途?”
郵政系統,方書安準備的更加充分,畢竟在沒有想要開展監稅司之前,他就已經在琢磨著。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