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490章 糟粕的惡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0章 糟粕的惡果 (3 / 3)

等到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伊凡四世自封沙皇,改國號為俄國。這才形成一箇中央集權國家。

但是麼,因為民族混雜,文化差異大導致國內動亂不斷,整個國家依舊缺乏凝聚力。

如此狀態下,即便俄國有個龐大身軀,也不過是徒有其表。

時間進入人類歷史上最為熱鬧的20世紀。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革!

歐洲列強紛紛工業化,俄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家。

一戰爆發,土耳其人掐斷土耳其海峽,英法無法輸血給沙俄。

於是乎,不過三年時間,沙俄崩潰,布林什維克掌權。

雖然回頭看,當時的蘇維埃政權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但是也正是這樣一個證券,讓此前不過是二流國家的沙俄,突然具備一種從未有過的向心力!

一戰結束,協約國當即組織規模空前的武裝干涉。

西伯利亞,高爾察克擁有40萬白軍。

高加索,鄧尼金也組織有30萬白軍。

兩個方向的陸軍發動攻勢,已經十分可怕。

英法艦隊進入黑海,英國軍隊佔領巴庫,國內還有捷克軍團暴亂。

如此形勢,不用說,剛剛成立的政權,肯定抗不住,因為他們總共也只有五萬軍隊。

相比之下,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對手。

但是啊,在布林什維克組織領導下,俄羅斯人民團結一心,越戰越勇,迅速平息國內的叛亂。

這是俄羅斯首次向展現自己凝聚力,那個一盤散沙,被幾萬蒙古人就可以統治數百年的俄羅斯已經成為歷史。

俄羅斯有布林什維克領導,已經變成一個堅強的整體。

第二次展現驚人的凝聚力是二戰。

東線戰場是著名的絞肉機,一個空前殘酷的戰場,戰前不過一一八千萬人口的蘇俄,傷亡超過2600萬,軍隊陣亡就達到880萬。

1941年,蘇軍人數是460萬。在東線戰場,蘇軍陣亡880萬。

什麼概念?相當於基層士兵換了兩茬!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