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491章 強橫的凝聚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1章 強橫的凝聚力 (2 / 4)

相比較之下,歷史上也有起義軍長期流動作戰的先例,比如唐末的黃巢,明末的張獻忠。

但是,農民起義軍流動作戰靠什麼來維持士氣?

燒殺搶掠!

蝗蟲一般,一路走來就是屍骨盈野。

歷史上農民起義大部分時候,看不到前景,造反的農民軍無組織無紀律,長期在生與死邊緣掙扎。

精神壓力極大,沒有燒殺搶掠刺激,便會很快潰散。

即使有燒殺搶掠來提振士氣,也會斷潰散。

燒殺搶掠的惡果,是消滅生產基礎,讓更多的農民無法生存,只能被裹挾其中。

表面上看過去,似乎是滾雪球一般擴大。

但是結果很明顯,在遇見成建制,並且作風還算不錯的軍隊時候,基本上就是一敗塗地,兵敗如山倒。

相比之下,紅軍長征保持良好的軍紀。

從紅軍到解放軍,軍紀無可挑剔。

戰爭年代,強大的凝聚力不僅帶來良好軍紀,更能帶來驚人的戰鬥力。

華夏大地上,同樣一撥人,幾年前還被小鬼子按著摩擦。

等到換身衣服,在潮鮮戰場上,完全就是另一種樣子!

志願軍在當時已經達到人類歷史上輕步兵的巔峰!

足以抵消美軍在海陸空優勢以及裝備、機動性、火力等等各方面所有的優勢!

兵者,能聚能散為要!

志願軍將“能聚能散”做到極致。

聚集起來強過猛虎,,散開來水銀瀉地。

任何變態地形都可迅速機動,不依賴後勤,不需要重灌備。

並且,輕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縱深快速穿插!

在二戰當中,也是第三帝國的裝甲兵團能打出這樣的戰術。

軍一級野戰部隊變成風暴突擊群,成軍成師的打出胡蒂爾戰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