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學院系的新官,生生的用他們的力量,作出了改變……
只要出行,腰間必然掛著學院特製的那柄長刀,學院的學生給它起了個名字,稱之為“明刀”。
刀的名,人的影,看見刀就能看見人。
另一層則是有諧音的含義,名刀,也能作為有名的兵刃出現。
作為武官,還能佩戴兵刃,也沒人說什麼。
甚至於是他們不帶武器,才會招人說什麼。
這些學院系新官,有這自身的問題在當中,別的讀書人,你說是讀書人,就肯定是讀書人。
但是他們就不一樣了,在學院除了接受文學和科技教授以外,還有軍事訓練,並且,訓練的難度比現在普通官兵的還要大。
這麼說起來的話,他們究竟算什麼?
純粹的文官,那顯然不合適。
純粹的武官,那更不可能。
學院畢業的學生,哪一個不是文武雙全,按著思路走下去,接受過武官的軍事教育,也就能算是武官的一部分,也能佩戴武器。
所以說,他們佩戴,應該不是個問題。
但是啊,特立獨行總會招來非議。
開始的時候,人們都看不慣,也曾上奏彈劾過,同僚之間難免有所衝突,若是學院學生拔刀相向怎麼辦?
方書安聽說後,嗤之以鼻,但又不得不為學生出頭,只好規定進入衙門就將佩刀上交,統一管理,下了差再去領就是。
畢竟,大明官員在朝堂上互毆可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可以說,在衙門和朝堂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本來吧,說著不合適的時候,老拳相向就是。
真要是手裡帶著武器,一刀趕過去,直接結束……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