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501章 聯合培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1章 聯合培養 (2 / 3)

原本以為,戶部的口氣已經夠大,誰知道他孫子更敢說。

不過已經習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書安以後,老方也只是愣了片刻,隨即想到他剛才提到的兩個地方。

“正定?廣平?為何在那裡建?”

對於方書安的選址,老方有些不明白。

如果說開平是因為地處在通往關外的路線上,並且也有礦藏。

而選擇正定和廣平兩個小地方,可就想不透其中緣由。

事情也不能怪他,在大運河沒有沒落之前,京廣鐵路還沒有的時候。

正定和廣平府也就是邯鄲一線,還沒有後世一大串城市群的概念。

放眼整個黃河以北,沿線上有些小城,但沒有後世那麼誇張。

尤其是大名府被洪水淹沒以後,太行山一線的大城市就更加稀少了。

三千年傳承的邯鄲,是廣平府的下屬地區,而後世的石家莊、邢臺、保定等城市,都還沒有形成規模。

此時,運河沿線才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從揚州、徐州、霸州,運河沿線無不如此。

但是,大運河沿線那些地方,同時產煤鐵礦的地方,還真不多。

反觀後世京廣線沿線,特別是在河北境內,因為沿著太行山和平原過度地帶,形成了不少地層褶皺和隆起。

如此一來,很多在地層裡邊埋藏的礦層,都露了出來,所以有幾個城市都是同時有煤鐵礦。

例如後世隸屬於石家莊的井陘礦區、邯鄲的峰峰礦區、邢臺的冀中能源。

所以說,直接按照後世的邯鋼和石鋼來建立煤鋼聯合體,是最簡便的事情。

如此一來,也能在大運河之外,開始著按照後世的京九線建立一條交通大動脈,方便聯通南北。

在這一條線上,原本就有不少城市。

不管是開封、武漢三鎮,或者是長沙,即便是現在,也是大明的重要節點城市。

看起來的話,未來也算是有前途。

對於方書安的解釋,老方也只能點頭,畢竟對於礦藏的儲藏和探索,他並不擅長。

此前也不過是工部一些人在搞,但是並未形成專門的探礦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