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對於北大荒的需求,不如此前那麼強烈,但是有人竟然提出來放棄。
那些人不管是為了暫時的利益,還是因為其他原因,短視僅竟止於此!
這對方書安來說,是不可能放棄的。
現在那些士大夫們,或許是為保糧價,也或許是因為不想面對東北的嚴寒。
一定程度上,放棄的做法或許還能說過的過去,畢竟京城糧食價格下降,全大明的農民都會受到牽連。
而他們想要做的,不是想辦法提高農民收入,不是想辦法穩定農業生產。
竟然是想透過限定糧食產能的辦法,來降低糧食供應量。
那樣一來,和那些將牛奶倒入河流的商人們有何區別?
糧食看上去,確實產量增加。
但是那是和過去的人口比較,大明正處在一個生育期相對高的時間。
不用等五年十年,等個三五年,只要是有一兩個風調雨順的年景,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會變多很多。
到時候,糧食的消耗量就會急劇增加。
到時候那些叫喊著要削減產量的人們,會怎麼辦?
當然了,他們其實不會提出來什麼好解決方案的。
因為他們的目的,僅僅是要讓方從哲下令減產,讓朝廷承認,熊廷弼開荒做的無用功。
如此一來,整個遼東的事情,尤其是幹掉建奴和開荒兩件事,就會從兩個大功勞,變成一份功勞、一份苦勞,甚至有可能變成,功過相抵!
熊廷弼是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而他背後的人正是首輔方從哲。
如果能趁機會打掉熊廷弼,順便影響到方從哲,那真是個一石二鳥的好機會。
先斷絕熊廷弼入閣的後路,然後在伺機搬倒方從哲,似乎對手們的機會,又來了!
方書安稍加思索,便能想到背後的利益鏈。
這裡邊,看上去仍然是東林黨人在搗鬼,但實際上,還會藏著一些其他人,同樣是反對派勢力,或者說是,覺得自己應該上臺,但是卻被方從哲擋路的勢力。
“爺爺,這次的對手學聰明瞭啊。”方書安笑著說。
老方看見孫子的表情,便知道他定然心中有數,不然,怎麼會如此表情。
“怎得,我孫子又有法子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方書安自然是有一套成熟的法子,後世不是沒有發生過,都有各種各樣的應對方法。
“法子倒是有,但是能否方便的用,我需要和幾家合作者商議一番。”
“好,你們便去商議,我先讓市舶司停了從南洋運糧的事情。前年打仗時候,整個大明缺糧,按照你說的,讓那些商人們從南洋運糧食過來。”
當時,從南洋運糧,算是對外貿易做的一個捆綁條款。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