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麼,有影響是一定的,同樣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比別處要少兩三成是很正常的情況。
一旦有洪澇災害的話,會斷斷續續有兩三年處於少收或者絕收的狀態。
“怎麼此前,從未聽人說過泛白鹼的事情?”
“是啊,若是這樣,那急著賣田,還真沒什麼好說的。”
“唉,我前幾日還說他們短視,祖宗的田怎麼能說丟就丟,原來中間有這樣的事?真是該死啊,我這臭嘴!”
“你們也不想想,他們誰願意說出去?現在,買的價格也就比一般農田低一點點。如果大肆宣揚出去,價格肯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下跌!誰會願意?”
這樣,人們總算是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現在看起來,之前民怨沸騰的物件,似乎是錯了?
合著,那裡賣田的農戶,是真的想把田賣掉!根本就不是傳說中的那樣,什麼是被知縣逼迫!
也就是說,最後知縣無端端的背上一個大黑鍋。或許,他還是想解釋來著,只可惜別人根本就不給機會。
兩個一起的中青兩人看看場內,悄悄交換眼神,中年人便繼續說,“聽聞那個刺頭此前還說,別人家為了賣田,都悄悄使手段。要麼就是害怕知縣的淫威,不敢說話,看意思,那是胡說八道?”
另一人明顯是知道的內情更加多一些,站起來說著,“嗐!總算是有明白人。不瞞諸位,咱和那個刺頭打招呼可不少。他們家是什麼人,就是耗子路過,都要掉幾根毛的人。歷來和別人鬥氣,從來就沒吃過虧。
要說那個村子,和他關係好的根本就沒幾個!也就是離得遠的人,不知道他的為人,才會被其矇騙!他啊,最擅長利用別人的善良,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就這麼說吧,聽聞他家的農田要價,比別人高一倍。如果就這樣,知縣也就捏著鼻子認了。但是,聽聞在要簽字的那一晚,他又提出來,需要給他家三兒子解決縣學和府學的學籍!那傢伙,知縣當時就火了!縣學或許能辦,府學怎麼那麼簡單!”
“豈有此理,讓著賊人佔了便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啊,原來是將大家當傻子!”
“孃的,真是不要臉,蘭山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隨著人們零零散散說出自己知道的事情,整個氣氛頓時變了。
原來對官府的抨擊,全部換成對那戶人家的鄙視。
百姓雖然容易被輿論操控,但是當他們清醒之後,反噬也同樣厲害。
至於說官府洗白?
那不存在的,知縣已經為此丟掉烏紗帽,如果想要息事寧人,將鍋扔給前任知縣就是。
看現在,新官還沒到,事情就爆出來,想必是那些知道實情的人,應無法忍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