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杭州岸邊。
易卜拉新有些糾結,昨天那兩個京城商人找他的事情,究竟是做不做?
易卜拉新在大明的基地在泉州,他們很多貨物從那裡出海或者進行交割。
至於杭州市舶司,他來的頻率要少很多,這一次見面,如果不是希望多帶一些絲綢走,他自己也不會過來。
按照他的意思,只需要和製造局的那些官員和商人們談清楚,稍微有些庫存的,就多發一些貨物給他們。畢竟,沒有人喜歡空倉或者半倉回去。
不過啊,今年是個豐年,絲綢的產量也不少。但是架不住來提貨的人多,所以想要搶到多一些絲綢,是很難辦到的事。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他苦苦思索應該如何解決空倉的問題時候。
有兩個大明商人主動找上他,但是麼,並不是說要給他多餘的布匹以及絲綢,而是另類的東西。
酒!
如果是別的,易卜拉新不用請示任何人,他自己就能拍板做決定。
可惜的是,就是因為是酒,所以才陷入兩難境地。
易卜拉新算起來是波斯商人,有著自己的信仰,在他們的信仰裡,是不能飲用烈酒一類的飲品。
不過麼,他自己是個例外。
畢竟要穿過幾萬里來做買賣。所以他的實驗很是重要。
品嚐完幾個系列的白酒之後,易卜拉新知道,自己要面對更加困哪的抉擇。
因為明國商人提供的酒,是他從未經歷過的味道,而且,十分好喝!
喝起來便無法停下!
據其他飲酒人給出的意見,這些酒還要能運到西邊,怕是能賣出天價!
畢竟,此時西方那些葡萄酒園子,都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也還沒有搭配好相關的標準化要求。
所以啊,面對這些,方書安就是在開著掛,淨拿些後來的東西帶給現在人。
這簡直就是把腳放在面門,使勁踩人家臉啊,碾壓式的那種。
易卜拉新想了很多,等到他回過神的時候,兩個大明商人,已經很自然的坐在對面。
當中一個胖子先開口,“怎麼樣,易先生,您考慮的如何?如果不合適。我再去其他家看看。”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