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麼,世上總有些人,頭硬如鐵,比如說御史等。
有御史彈劾方書安,縱妻傷人,有傷風化!
此事在朝堂上還是引起一些討論,老方因為涉及到自己孫子,選擇迴避。
徐光啟和李汝華等人主持,不過麼,他們一直認為,此事不應該拿到政事堂來討論,一個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朝廷上議論,實在不像話。
最後,他們還是將之發回給順天府,讓順天府過問一番。
畢竟此事沒有苦主,當事人躲都還來不及,她們可不想出來招惹林月華。
要是方書安或者其他男人,都還好一些,畢竟男女之間,有些事情好商量。
但是啊,林月華可就不一樣了。
女人和女人之間,最容易起糾紛和紛爭。
順天府接到這燙手的事情,眼見實在甩不掉,便像模像樣的傳喚當事人。
事情總是拖著不是辦法,不管是御史和看熱鬧的紈絝那邊,還是大長公主那裡,都等著看事情的進展。
有些人是純粹的不怕事大,有些則是看看,涉及到閣老家的事情,究竟會如何處置。
其實,順天府也很為難。
此事是個焦點不假,但是在他們面前,卻是進退兩難之事。
你說好公平公正的從嚴處理,那樣對方書安不公平,本來就不是一個刑事案件,甚至於連民事案件都算不上。
民事案件好歹有苦主,此處,人家苦主還沒有說話,一切不過是御史們鬧出來的事情。
你說從輕處理,那更有問題了。肯定會有人起鬨,說是順天府是迫於閣老的壓力,從輕發落,官官相護之類的話,肯定都會出來!
所以啊,順天府十分為難,左思右想也想不清楚,究竟該怎麼去處理。
不過,事到臨頭的時候,他們做的規劃都沒有使用上,因為,意想不到的變化還是發生了!
過堂當天,順天府門口是人滿為患。
一方面,是京城最有傳奇色彩的佳公子。
只是,那並非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更受人關注的是另一方面,也就是御史口中的受害者,也就是青樓的女子們。
這些,才是那些圍觀群眾最為關注的地方。
“堂下可是方書安!”順天府拍拍驚堂木,算是正式開始。
“正是下官。”方書安拱拱手,算是回應。
他有功名在身,原本就不用和普通人一樣跪拜。
而且他有官職在身,還不是一般的小官,理論上應該有座位。不過麼,方書安為了不讓圍觀之人有更多的說法,便選擇放棄座位,站著問話。
鄭雲兒等人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她們整整齊齊的跪了好幾排。
雖然現在身上沒有多麼厚重的脂粉,但是因為沒有收押,所以還都是風姿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