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來看,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初期工業化的腳步才剛剛開始,每一個行業引進工業化帶來的優勢都是顛覆性的,在現有的情況下,生產製造的利潤率也足夠吸引人們的目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都是你們商人提供糧食的話,是否安全,會不會到某一天,突然沒有糧食?”
鄧顯武表達除了自己的憂心,如果糧食是朝廷提供,他肯定就沒有問題。
現在看來,是方書安等商人提供,那就值得商榷和討論了。
商人畢竟是商人,即使他們有錢,也要花到能賺錢的地方,幾萬人白吃白喝,換成是鄧顯武,如此巨大賠錢的買賣,他鐵定不可能答應的。
聽到此話,劉綎和崔景榮都是笑笑,並不開口。
“鄧將軍啊,此時你算是看錯了,這麼說吧,整個朝廷現在富餘糧食最多的,恰好就是他們這些商人。”
糧食竟然控制在商人之手?
鄧顯武不但沒有放心,反而將眉毛擰成了疙瘩。
如果糧食不在國家的場控制下,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如果商人們有所訴求,控制糧食的供應,那麼百姓怎麼辦,朝廷怎麼辦?
“難道,現在朝廷缺少錢財買糧食?還是說他們控制著糧食不賣?”
鄧顯武常年在西南,不知道此前發生的糧食事件。
“我的鄧將軍啊,您就不要操心了,咱們庫裡的糧食多著呢,下邊大糧倉的存糧,能保證百姓們吃上整一年!”
“既然糧庫是滿的,那商人們的糧食又是從何而來?他們是怎麼做到更多的?”
幾個人越說,鄧顯武就越是迷糊,糧食這是憑空多出來的?
朝廷只有豐年時候,才有可能存上一年半載的糧食。
按照現在的意思,是在存滿之後,商人們還有多餘的存貨!
以前要是有這樣的產量,西南衛所們也不至於窮苦如斯。
“說來話長啊,此事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劉綎和他年紀差不多,比較有共同語言,見鄧顯武十分困惑,老劉便將發生過的糧食價格保衛戰講述一番。
以老劉縱橫多年的表達能力,愣是將一個糧食購買的戰爭說成是史詩級決戰一樣。
不過,在聽完方書安他們的事蹟以後,鄧顯武是真的佩服,商人們能做到這個程度,那是真的沒得說。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