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料!”
隨著現場指揮揮著旗子大喊,伴隨著哨響,砂漿傾瀉出來,進入一個個斗車。
身強力壯的漢子們,拉上斗車,就向龍門架走去。
龍門架的平面很大,一次能裝上三到四輛斗車。
十個龍門架一起工作,一次就能上去三四十車砂漿。
沒有振動棒,人們只能利用鋼管不斷抽插,保證砂漿能很好的流動,不會產生縫隙。
隨著一車車的水泥倒上去,在剛開始的緊張之後,漸漸步入正常。
劉青緊張的心情總算是放下。
因為現在的工藝水平,還達不到完全無立柱的狀態,所以人們會在中間澆築幾根巨大的柱子,而為了方便建造,施工並沒有採用單獨搭建柱子箱體的方法,而是將內部也搭建了腳手架,可以直接在上邊進行澆築活動。
四十個攪拌機,每個一次就能出產三方的砂漿,也就是一次能運送將近一百二十方的砂漿上去,單純柱子的話,基本上一次就能完成一根柱子。
比起柱子來,圈樑和角梁以及關鍵部位用到的砂漿就要多很多。所以每出貨一次,基本上也就是一尺的高度。
一天下來,從天亮到天黑,大概也就是能完成一丈的澆築。
高強度的工作,即便是翻車會有人替換也都是累的一身汗。
至於說其他人,即使不用一直要幹活,但是一趟一趟的也很累。劉青知道人們辛苦,專門準備了大量的酸梅汁和茶湯等等,點心也糕餅也是無限量供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是吃的供不上,能量不夠,那肯定不行。
第一天平安無事,第二天也就習慣了,兩天時間,眼看著建築從無到有,從一點點變成兩丈高的建築,那對人的刺激絕對是前無古人。
來參加的人都算是相對錶現好的工人,但是比較起此前修建階梯教室的那些,還是差了點。
那些人磨合的時間更久,也不會出多少問題。
事實證明,很多時候,越是像要加快速度,就越會碰上問題。
就在第四天,劉青也就來的晚一點,事故就發生了。
五六丈高的腳手架,在第一批車上去的時候就塌了!
當即有十幾車人掉了下去!
他趕到現場的後,那裡已經亂成一團。
方書安聞言,也趕到現場,突然出現垮塌的事情,那是巨大的安全事故。
他一臉冰冷,一聲不發的在現場檢視。
“書安,你小心點,那裡還有安全隱患。”張田餘拉著方書安,不想讓他進入現場。
“不想我進去,你們就告訴我事故的原因是什麼。現在,有人能告訴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