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手指口述這樣的要求,在先行條件下沒有多少用途,等到越來越多的大型設施上來以後,再去培養習慣,就已經晚了。
安全培訓執行以後,在監理和工部雙重巡查之下,工程進展的雖然慢了一點點,但是卻井然有序,沒有此前的隱患。客觀上來說,其實是加快了進度,畢竟只要與小問題或者是事故,就會耽誤時間。
慢就是快,還是很有道理之言。
內部檢驗合格之後,便邀請工部的人來現場核查。
要說這些人,還真是有骨氣,若是換做商人,自己競爭對手搞出的事情,他們肯定會不屑一顧。
但是工部的這些官吏,還真是有一說一,是什麼就是什麼。
鋼混結構的牢固程度,自然不是金絲楠木主體能夠比拼的。
幾個工部郎中站在撤去盒子板的殿內,感嘆不已,要是換做傳統工藝,從備料到搭建完畢,半年都是快的,看看人家,不到一個月,主體都完成了。
眾人的眼光是雪亮的,在事實面前,即便是有一兩個人想要耍心眼都不成。
工部遞交的報告,對等比例樣本建設的很滿意,他們到處都在表揚方書安和他的鋼混機構。
如此一來,那些沒見過的人更納悶,難道說工部都被收買了?不然他們此前還在爭執的厲害,現在這就改變主意?
一定是被收買了!
不管其他官員們怎麼想,建築本身透過驗收之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朝廷爭執決定,啟動三大殿修建事宜,將會按照工程進度,分批付款。
在首筆錢到位之後,他們就會趕赴宮中,開展建設。
主體要求在入冷前完工,其他細節要求在來年夏天雨季來臨的時候完成。
給的工期不算長,但是也不能說短。
畢竟他們造一個實驗建築,用了也不過一個月時間。
三大殿其他東西都是現成的,連地基都不需要重新修建,畢竟此前的臺座可以說是十分結實,用作水泥澆築的話,相互需要進行定點加強就行,比如說在一些圈樑部位打下去一些柱式地基。
眾人還在完善這設計方案和圖紙,另一個重磅訊息接踵而至。
泰昌正式宣佈,朱由校獲封太子,督辦三大殿事宜!
訊息來得很快,人們有點沒反應過來,甚至還有些懵。並不是因為大家不知道朱由校封為太子的訊息。
而是獲封當天就直接給太子委任了差事,雖然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但是督造三大殿,也是對個人的看重。
負責修建和督辦是完全兩個概念,想在嘉靖朝,負責督辦的是當朝紅人,也就是大家眼中的小閣老,嚴世蕃。
所以說,立太子是泰昌不得不做的事情話,再讓其督辦三大殿的建設,就向眾人展示另一個訊號,也就是他對太子的重視而不僅僅是敷衍。
在這個重大訊息之下,另一個訊息沒有人重視。
因為太子監工的事情是,實在是太吸引人眼球。
由監稅司從頭開始,跟蹤整個工程的花費,並且將對所有的消耗進行財務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