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明的經略使,在權利上更高,幾乎是凌駕於整個大明地方官員和軍隊之上,能夠統領幾個整個大戰區的軍政。
再說回大明的情況,由於某些地方常年有意外的事情,所以巡撫幾乎成為常設,比如說山東巡撫,比如說遼陽總督,再比如說陝西巡撫和延綏巡撫等等。
經略這種臨時性官員以降,常設性總督和巡撫以及其他官員比起來,就比較分明瞭。
在所有的地方高階官員中,總督的地位最高。總督身為從一品或者正二品的文官,負責兩三個省的軍務、糧食運輸、河道治理、鹽業整治等工作。由於掛兵部尚書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頭銜,一般被下級成為“總憲大人、部堂大人或者制臺大人。”
提督屬於從一品的武官,負責一方軍務。雖然名義上的品級很高,但是由於文貴武賤等問題的影響,提督需要接受總督和巡撫的節制。
巡撫是地方的絕對權威,標準的一把手。巡撫負責承宣布政使司的全面工作,包括軍務。巡撫掛禮部侍郎或者都察院右都副御史的頭銜,屬於正二品或者從二品的高官,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其他的承宣布政使司,則還是保持著原來的情況,缺乏一省主官。
按察使,屬於正三品的文官,負責地方的司法、治安和刑獄工作。屬於地方副職,實際權力很大,被稱為臬臺大人。
在巡撫出現之前,布政使才是一個承宣布政使司的老大。布政使負責區域內經濟建設、賦稅徵收、政策制定、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工作。一旦巡撫調走,一般都是布政使接班。在巡撫衙門的大堂上,巡撫大人坐在中堂。兩邊各有一把椅子,是留給布政使和按察使的。這兩位高官也被稱為東司和西司,僅僅比巡撫低半級。
布政使和按察使不是巡撫的屬官,而屬於助手,巡撫無權直接罷免這兩位高階官員。
布政使和巡撫相比,差距很大。例如治理河道、軍務、鹽業的管理等等,這些工作屬於巡撫工作範圍。所以說,雖然巡撫僅僅比布政使高半級,但確實難以逾越的半級,這半級至關重要。布政使無權調動軍隊,因此,底氣不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布政使擁有人事考核的權力,對各地的知州、知府、知縣們的影響力很大。因此,下級官員們稱呼布政使為“蕃臺大人”。請注意,各個省的銀庫和糧庫,也都在布政使的管理之下。
如此一來,有巡撫的地方,像是山東、陝西、延綏還有遼陽以及東北,尚且能夠強制推行。
其他地方就是互相推諉扯皮,誰也不想出頭。
而最難受的則是洪承疇,他下邊人確實拿到不少證據,但是那需要有人配合才行。
布政使和按察使兩個人合理對抗,沒有巡撫和總督壓陣的地方,監稅司的稅官們那叫一個哭訴無門。
他們總不能直接去衛所裡,找都指揮使去拿人吧。
雖然每個稅官身邊都配有幾個錦衣衛或者是東廠的幡子,也不能直接就去抄了地方官的家。
洪承疇說的事情,方書安清楚的很。
此前他就想到此類問題,但是那不是他能置喙的地方。
一個小小的六品官,竟然建議朝廷在地方官上改革,那不是扯淡麼?
現在問題出來了,那麼就讓朝廷解決就是。
“洪大人,您的困難我能理解,本來就應該是朝廷要解決,不如您上個摺子給陛下,讓陛下決定。”
地方沒有主官,在重大問題面前,確實無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