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菘並沒有停下的意思,“若是我們有上二十門滅虜炮,哪裡還用如此廢勁?”
滅虜本來就是明軍最重量級的火炮,經過學院改進之後,用它能直接轟爛城牆。
如果有滅虜級別的火炮,攻打城堡就能簡單很多。
可惜啊,那樣的武器對於朝廷來說,是戰略級武器,輕易不會運出來。
就算是南下的武裝商船和戰船上裝載的火炮,也是小一圈的玩意兒。
至於防備著誰,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哪天某個王爺不開心了,他們開著船,裝著滅虜炮。
走到任何一個重要港口來上幾炮,對大明的打擊都很大。
直接影響沒有多少,但是對於秩序的擾亂則很是明顯。
袁崇煥始終不言語,朱由菘也就懶得在此話題上糾纏。“好像差不多,我們上吧。”
尼德蘭人在香料島的地位一點都不穩固,以前是因為土人沒有幫手,靠著他們手裡的石頭和木棒,根本就不可能是燧發槍的對手。
但是明軍出現以後,局面瞬間翻轉。
朱由菘奔著減小傷亡的原則,和當地土人代表達成協議。
只要他們幫著朱由菘驅除尼德蘭人,以後就能獲得平民的權利。
平民的權利!
在大明來看,這就是白嫖的生意,但是在香料島,人們都當朱由菘的大善人,世所罕見的大善人。
遠在尼德蘭東印度公司那些人到來之前,香料島就不斷被不同的國家奴役,以前的勃泥、注攆,各種國家輪著摩擦,當地人很少有成為平民的機會,大部分時間都是奴隸。
東印度公司能佔據此地,還是因為他們相對放鬆一些,對土人沒有壓榨到底。
但是當大明開始建立宣慰司,並且將自己的觀念帶到南洋以後,人們紛紛對那個禮儀之邦充滿了嚮往。
如今,朱由菘的到來,似乎正是土人們日夜思念帶來的後果。
更何況,他們居然答應給本地人平民的待遇,那是天大的好訊息。
為此,人們就是拼了命都值得,雖然他們戰死,但是後代能獲得自由身,那是是土人多少代人奮鬥的目標!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明軍的帶領下土人攜帶著明軍提供的長矛大刀,在明軍炮火的壓制下,他們愣是攻破了香料城!
南洋總督怎麼都想不到,他們最後是被以前老實的像是鴕鳥一般的土人攻破。
城頭,總算是豎起了白旗。
眼見如此,袁崇煥長出一口氣:“王爺,成了!”
朱由菘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為了打贏這一仗,他除了借兵,還借了很多錢。
如果能贏,那回報不用說。
但是輸掉的話,福王就徹底破產成為平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