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羌轄區內的居民別無選擇,現在有了明軍,人們自然會用腳站隊。
甚至於一些去抓回逃跑百姓的軍隊,也化整為零的投效到北面。
如此下去,不需要多久,只怕他阿布都就會成為光桿司令。
吐魯番的局面,好到李懷信和朱國禎都不敢相信的局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此前以為,百姓肯定會抱團反抗。
誰知道大軍來到以後,百姓們更願意和明軍親近。
當然或許因為商隊都在明軍軍營附近展開貿易,但是至少說明,他們並不害怕大軍。
如果是從心底害怕,那些人根本就不可能在此地買賣東西。
他們根本不擔心自己的錢財或者是東西被明軍拿走,因為無論是明軍或者是商隊,手裡的東西都要好的多。
他們來此的目的,更像是——扶貧?
以前哈密的商人去陝甘貿易,買到的糧食價格都比在此地貴上不少。
現在倒好,大明商隊將東西都送過來,價格卻比在陝甘更便宜,這讓人怎麼能不買?
因此,不管是哈密城還是鄯善的百姓,都覺得大明的商隊就是來拯救他們……
正是有這樣的心思,所以吐魯番王國百姓對大明的接納程度,遠遠超出明軍自己的預料。
李懷信一度認為,那些人是在堂而皇之的搞陰謀……
不過,隨著商隊的介入,明軍的活動強度也低了很多。
葉爾羌是他們的心腹大患,早晚要幹掉。
按照李懷信的計劃,是要一鼓作氣的打敗葉爾羌生力軍。
可是當他們發現不斷有小股軍隊反水以後,便放棄了此前速戰速決的想法。
只要有開頭,以後投降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大刀砍人固然刺激,但是小刀子割肉的感覺也不錯。
尤其是看著葉爾羌汗國的土地和子民不斷被蠶食,朱國禎心情大好。
想必在阿布都那裡,他的心也在一點點滴血。
大軍作戰能很快解決掉麻煩,但是如果現在出擊,說不定很多還在猶豫的人會被迫作戰。
如果等上一段時間,不斷有人反轉,從負隅頑抗到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