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592章 大明國立銀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2章 大明國立銀行 (1 / 5)

公家有郵政快遞,負責村村通,其他之後有各種四通一達和順豐為主的商業快遞。

他們來保證各種種類繁多的服務。

公家的船隊雖然效率差一點,但是覆蓋範圍廣,並且能做保證性運輸。

比如在國家需要一些類似糧食或者礦石等戰略性但是低價值物資的時候,他能不計成本的進行運輸。

而商人們的船運局,就能充分發揮市場化的優勢,具有更快的反應和決策機制,能夠跟東印度公司這樣的超級海上帝國進行正面對抗。

本身的基因,決定他們適用的不同的場合。

就算是方書安能控股船運公司,他都不能保證完全幫助朝廷做事,尤其是放棄利潤的前提下,緊緊依靠大義來約束船運公司,那是將自己的褲腰帶別在別人身上。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保留國家隊很有必要。

“既然兩個船運局的想法已經成熟,那不如我們就讓銀行來充當起他們的角色。”

李汝華提出來自己的意見,雖然是要依靠債券發行,但是這樣更加商業化的事情,就不適合由戶部來進行協調。

商業化的東西,自然是要讓商業化的市場來進行。

此前因為涉及到新貨幣改革,所以在方書安的倡議書下,李汝華號召內閣透過了銀行法令。

錢莊在前幾年起到的作用很大,但是在蓬勃發展的經濟和債券股份面前,錢莊的組織形式已經很難適應發展。

他們迫切需要放出來銀行這個大殺器。

如今在戶部有大明戶部國立銀行,性質就是後世的央行。

主要任務就是調節鑄幣發生,制定各項貨幣政策,由此引導大明的資金使用。

不用再和以前一樣,還要靠著行政命令來拉動投資以及促進消費。

有國立銀行制定利率等手段,便能發揮它調整經濟的作用。

不過,有了政策制定者不行,還要有險關的執行者才可以,擔當執行者身份的不是別人,正是商業銀行。

所以在戶部國立銀行之外,還專門成立有交通銀行。

顧名思義,交通銀行是專門用來承接銷售交通有關的地方債和國債,那些是現在最成熟的債券,套路成熟。

而在消化債券業務之後,交通銀行對接錢莊的事情也在逐步推開。

也就是從從政策性銀行開始向零售型銀行發展。

錢莊在大明發展兩三年之後,已經遍地開花。

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也比較棘手,錢莊目前除了幾家大的,大部分都是地區性小錢莊。

此前他們都是靠著內部的匯票流轉,可是,哪怕是林氏商號的匯票,也會有他們沒有進入的州府。

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們必須要在當地中心城市週轉,將林氏的匯票兌現,然後在當地的錢莊結存。

拿著當地流行的匯票去進行交易。

跨地區的不變,是錢莊遇到的顯著問題。

另一個則是對沉澱資金的利用,錢莊設立之初。目的就是流通銀錢,所以對貸款的使用幾乎沒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