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上宋初中>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北角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北角村 (2 / 2)

至於小方盤城,裡邊本來是關押配犯的一處監獄,這些犯人也在城內打造製做一些馬鞍蹄鐵等軍需物件,此處太小,防守條件不充份,所以哈西姆根本就沒對這裡有什麼行動,狄青的部隊一來,就把這地方自動接收了。

大方盤城到是個駐兵的好地方,但現在對寇天青卻沒什麼用途,唯一的好處就是多了兩個還算高的制高點,安排一些士卒上去了望觀查周圍的動向。

小方盤城卻是個好地方,這裡別看小,卻關押了近200名配犯河配犯的家屬,這個小方盤城裡關的可不是一般的配犯,自古以來,這裡就是關押獲罪官員和其家屬的地方,雖然大宋如今觸及不到這個地方了,但這裡卻還保持著自漢代到現在的傳統。

沙州三郡和河湟地區別看互不通屬,但犯了事的官員卻全是關到這個地方,而這些官員一但被關進來就基本上再也沒有出去的希望了,而他們的家屬人口一般又都很多,所以這城裡的人男女老少的什麼人都有。

雖然是配犯,這裡的人都有一個統一的特性,那就是都識字,這可就能起大做用了,寇天青從配犯了選了幾個人出來,交代他們要寫的東西后,就分發給他們好多紙筆,讓他們帶回去給其他人,用漢回兩種文字寫得越多越好。

同共是兩種信件,一種是給玉門關內的守軍看的,一種是要貼到關內各鎮店村莊去的,給守軍的就是構陷這個哈西姆私通外敵反叛沙州,只要將他和他身邊的心腹人送來,不論死活大小,一律賞銀500兩,如果沒這個膽量也行,只要拿著這張告示出來投降,不但不殺還可以拿20兩賞銀直接回家。

要用在村鎮張貼的,就是尋找到玉門關內守軍的家屬,讓他們到城下呼兒喚子,徹底打碎城內守軍的拼死之心。

現在的風勢極佳,只要尋個高處用簡易石炮向城中拋撒,這些信就全都順風飛到對方的關內去了,就算飄過了沒落進去又如何?再寫再拋,總有落到城裡去的。

拋向城裡的速度快,但那寫呼兒喚子的聚集過來可就慢了,寇天青本來也沒打算讓他們早到,天快黑了,萬一那幾個綁了公主的混水摸魚又該怎麼辦?其實混水摸魚反而更好呢。

只要是被招喚來的玉門家屬,寇天青就一律把他們安排進大方盤城去,好吃好喝,但卻絕對不許再出大方盤城半步,然後就對這些人嚴加盤查。

只要那些綁了公主的人想混進城去,就只有透過寇天青設下的審訊才行,特別是這些駐玉門軍隊的家屬大部分都互相認識,所以這些綁公主的人只要進了大方盤城就無所遁形。

但這一步卻只是預防,對方不來也是沒轍,所以外面那寫尋找蹤跡的人才是重點中的重點,寇天青之所以安排了不少本地士卒,就是讓這些士卒帶著精騎們搜尋一些隱秘之地,每一個方向都編了號碼限定了時間,如果其中有沒回來的,那八成就是遇到那些人了。

事情果然就是這麼發展的半夜時分,按著方位出去的人都回來了,唯獨少了一路往西北去的精騎和當地士卒,寇天青暗叫不好,趕忙取出地圖在西北方向看了看,關內西北方向50裡內只有一個叫小北角的村莊,而且這個村莊的人還只有幾十個。

玉門關這裡可不同於陽關,陽關有山有河,土地肥沃得很,玉門關卻不行,越靠近玉門關,沙土地就越多,也很難種出多少莊稼,能養活的人也少,所以這個方向的村落通常都不大,只是藉著一個有水的地點勉強維持。

從玉門關到那個叫小北角村有近50裡的路程,路程當中大部分都是鹽鹼荒漠之地,和關外的環境差不多,這些地方無水無糧又風沙大,清河公主是個什麼脾氣?能忍著遭這種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方的意圖是綁架而不是殺,所以現在的清河公主應該還活著,那個哈西姆也應該是綁到公主來做人質,至於說殺掉,諒他也沒這個膽子。

為了能讓清河公主少遭罪,這些綁匪們只能去尋找一個環境還算不錯又能躲藏的地方,如果真是如此,除了這個小北角村就真的沒有更好的地方了。

不行,自己要親自去看看,打定主意的寇天青立刻在軍中開始尋找這個小北角村裡的人,可找了好半天也沒有,不過對這個小村稍稍熟悉的卻找到一個,這小子在當兵前曾和自己的老爹去小北角村收過幾回豆子,用他的話說,這個村子太窮,窮得都冒了白光了。

寇天青聽過之後心中大喜,因為他知道該怎麼辦了,讓這小子換了便裝,寇天青在小方盤城和軍中一頓蒐羅,自己也換裝打扮成一個貨郎模樣,就領著幾個精騎和這小子上了路。

寇天青這個貨郎沒帶什麼好東西,就是一些針頭線腦銀釵破布,從囚犯裡想搜也搜不出好東西來呀,不過除此之外,他還帶了不少的鹹肉滷蛋,豆乾燒雞外加鹹菜,清河公主嘴刁得很,她才吃不慣那些乾糧麵餅,只要一聽到有賣這些的,肯定會張羅著來買的。

至於這個收過豆子的小子,接茬還去收豆子就完了,自己與他搭伴進村到是個好掩護。

讓這小子領路,50裡的距離他們幾個也是跑到天亮才來到這個小北角村,幾個精騎留在村外給他們看守馬匹,寇天青和這個收豆子的就一人一條匾擔的進了小北角村,

喜歡傷宋請大家收藏:()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