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原著粉,以前不知道古箏還有這樣的歷史,忽然覺得琴簫才配彈笑傲江湖曲。”
……
評論裡有支援的,也有反駁的,只不過這些人只是外行,說不出哪裡好,也說不出哪裡不好。
其中被策反的那些書迷,其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古箏和古琴的歷史問題上,被貼上標籤以後,很多人心裡就不能接受。
郭子墨看了幾條以後,就準備退出去了,因為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
只不過,他在返回的時候,重新整理了一下頁面,一條新出現的評論吸引了他的目光。
“有人找出影片裡的漏洞了,大家快去看。”
就是這條評論,後面還艾特了一個名字,應該就是博主。
郭子墨點了進去,這個博主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其中的插圖、動圖、影片節選也很多,有些用紅線圈了出來。
“看到一條質疑笑傲江湖曲的帖子,裡面還配了影片,說什麼那才是最適合笑傲江湖的曲子,那兩位年輕人的氣質也是最好的,在下是不敢苟同啊。”
“首先說曲子的問題,當然,這裡不是說曲子不好,而是演奏者有問題,大家看這裡,注意曲調和手法。”
下面是一段影片的節選,有些地方做了慢動作處理,有些地方的會進行多次的回放。
“大家看到了吧,這個女子的手法和曲調的音色完全不在一起,本人曾經也學過古琴,可以很肯定的說,這是假彈。”
“還有簫的演奏,明顯曲子還在繼續,這個男子就開始換氣了,手法更是一塌糊塗。”
“還有這裡……”
“這裡……”
……
這位博主列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配了圖片或者影片作為證據,證明這兩位根本就不會彈琴和吹簫。
“除了這些以外,這兩個人完全就是在表演,不用懷疑,他們是學表演的,看向彼此的眼神,表演痕跡太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與郭子墨和李沁音兩人的渾然天成比起來,這兩位什麼都不是,這是在按照劇情演戲嗎?可要是演的話,他們的演技又不合格,很明顯是為了黑而演。”
一整篇文章看下來,就連郭子墨也不得不佩服這個人的細心,因為他第一次看那個影片,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原來是這樣,感謝大神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