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通天浮屠。
寒月上人靜坐在塔底,不言不語,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天。玄幽子垂手侍立在一旁,非但不敢說話,連大氣也不敢出。
忽然,寒月上人有了動靜,伸出右手打出一道寒光,直飛入眼前那早已破爛不堪的聚靈陣眼。
光點在坑底盤旋幾周,再回到寒月上人身前時,已然暗淡了不少。
寒月上人將手一招,光點靠近了幾分,在鼻尖前上下浮動。寒月上人深深吸了一口氣,似乎是在嗅聞什麼,而後睜開眼,輕聲笑道:“原來時乾坤璽,怪不得你們哥倆會一敗塗地。”
玄幽子上前一步,問道:“師叔,您說什麼?”
寒月上人道:“那日壞了你們好事的那人,自身功法如何,我此刻推演不出。但他身懷異寶,這時確鑿無疑的。而那異寶,就是大唐的鎮國神器,乾坤璽。”
玄幽子道:“小侄也聽說過此物,只是不知神通怎樣?既然是大唐的鎮國神器,想來問世不過三百年,真能與那些上古利器相提並論嗎?”
寒月上人翻了個白眼:“我那師兄怎麼教出你們這些酒囊飯袋,膠柱鼓瑟固步自封,真當龍涎山有了千年傳承,就天下無敵了?告訴你,不管是武道還是天道,每一代都會有那麼幾位佼佼者將其推向高處,最近幾百年問世的法器,強於千年之前,一點也不奇怪。若是一代不如一代,那要咱們的宗門有何用?”
玄幽子低下頭,不敢接話。
寒月上人長嘆了一口氣,恨鐵不成鋼地繼續解釋道:“相傳這乾坤璽,是李唐開國之前,有道家十幾位頂尖兒的高人共同煉製,胚子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也就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那塊兒,曾放在崑崙、九華、終南、玉龍、岱宗這些名山之巔汲取天地靈氣,而且熔進了李家的血脈與氣運,本是要用作李唐皇室的國璽,但後來太宗皇帝這東西靈氣難得,用作國璽實在暴殄天物,就讓欽天監將其封印,用作鎮守李唐國運。說起來,太宗皇帝也算是深謀遠慮,怕後世兒孫不肖,守不住江山,便別出心裁,從皇室子弟中選取與天道有緣、資質上佳的,送交道教高人細心培養,作為將來以備萬一的守墓人,而開啟乾坤璽的關鍵,便由守墓人代代口傳心授。看這陣眼的情形,乾坤璽怕是已經開始甦醒了。或許,你們遇上的,就是這一代李唐守墓人。”
玄幽子忙問道:“師叔可知此人是誰?”
寒月上人保持了半晌的高人風範瞬間破功,沒好氣地回道:“我哪裡知道。當年師叔我剛剛聽說一點李唐王室守墓人的端倪,就被你們的好師父穿了琵琶骨縮在瞭望海洞,哪有機會再追查更多訊息?不過嘛···”
玄幽子一臉期待地看著師叔。
寒月上人詭異地一笑:“守墓人雖然不好找,但這乾坤璽,卻是有跡可循。”
玄幽子看著師叔身前那兀自上下飛舞的光點,眼睛也亮了起來。
喜歡唐墟請大家收藏:()唐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