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話,曹純低聲說道:
“文遠在白狼山立了大功,正是丞相看重之時,此刻除了文遠還有誰能勸說主公。”
曹純此話雖低,但附近的幾個將領聽了個清楚,皆是望了過來。
此刻,他們看向張遼的神情中,沒有一絲的輕視,眼中皆是充滿了敬佩。
經過白狼山一戰,張遼身上那道呂布的痕跡終於是徹底的洗刷乾淨。
甚至在軍事才能方面他的名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呂布,
而之所以如此,皆是因為張遼在白狼山一戰太過於亮眼。
一個月前,
曹操千里奔襲,終於趕到了塞外柳城,烏桓大本營的附近,
可因為夏季陰雨,在路途上多有耽擱,突襲的訊息早已傳到了烏桓,
讓烏桓單于踏頓有了準備,出兵迎擊。
兩軍在白狼山相遇,當時曹操大軍,兵力遠少於蹋頓,加上遠軍初到,曹操大軍危矣
然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當眾人驚恐之時,蕩寇將軍張遼力勸曹操:
趁著蹋頓大軍立足未穩之時,突襲其陣,定可一戰而下。
其緣由,便是對面烏桓見他所帶已是疲憊之軍,加上烏桓兵力佔優,以為曹操不敢出兵,因而陣勢之間出現了破綻。
曹操也是展露雄姿,將軍事大權交給了張遼,令他統領全軍進攻。
對面的烏桓怎麼也沒有想到,佔據劣勢的曹操竟然還敢於進攻,更沒有料到曹操軍中有張遼這樣的猛人,
在張遼的一路衝殺下,竟然在萬人軍中突襲到了烏桓單于蹋頓的前面,
並折斷旗幟,斬殺蹋頓,
自古以來有多少被人稱呼為萬人敵,而真正實至名歸的又有幾人。
此戰以少勝多,張遼一戰成名。
如今張遼正是被曹操看重之時,若是由他安慰曹操最為合適不過。
張遼看著眾人期待的目光,向前一步,正欲說些什麼。
而就在這時一匹快馬從南而來,馬上的信使呼喚道:
“長安急報!長安急報道!”
聽到急報,眾將皆是一愣,轉頭看向的信使,臉上露出了憂慮之色。
“難道漢中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