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此女是何人?”
聽到龐統的詢問,眾人這才看向了金旋身旁的女子,
如此一個大活人,眾人早就注意到了,可想著這是金旋帶回的女子,也沒有人敢於多問,皆選擇無視。
也是龐統無所顧忌才敢如此發問。
見眾人好奇,金旋也沒有隱瞞將蔡琰的身份告訴了眾人,
當聽到蔡琰的身份,眾人的臉上皆是出現了驚訝的神色。
蔡琰原本在關中便有著才女的身份,但這也並不能讓眾人有多驚訝,
真正讓眾人在意的是其父蔡邕,
雖然蔡邕已經過世了十多年,但他的經書著作在讀書人的圈子中依舊有著不小的影響,
因此聽到是蔡邕的子女,眾人對蔡琰的態度也好了起來。
當眾人又聽說蔡琰,流落匈奴也是出現了遺憾和痛恨匈奴的情感,
當然關於蔡琰在匈奴中的事情,金旋也只是輕飄飄的帶過,也不想在揭露蔡琰的傷疤。
聽完金旋所講,法正這時突然想到了什麼,衝著蔡琰一禮道:
“敢問蔡大家,當年蔡公所藏之書,還能記的多少?”
此時的蔡琰還沒從突然回到漢地的心情中緩和下來,但聽到法正的話她突然愣了一下。
轉頭看了一眼金旋,在好奇金旋身份的同時,沉默了一下回到:
“已過多年,記不得多少,若是讓我默寫,也只能寫出十之一二。”
聽到蔡琰只記得十之一二,法正非但沒有失望,反而是有些高興,
在這個時代最為寶貴的便是知識,原本的世家大族將其壟斷,普通人難以接觸,
而蔡邕出身世家,其藏書之豐富乃是大漢僅有,其中更有很多孤本為士子所羨慕,
只可惜當年長安大亂,蔡邕留下許多竹簡書籍皆是消失不見,或是流落民間,或是被毀壞,
如此情況下,就算蔡琰記得十之一二,也讓法正感到高興
而一旁的金旋聽到二人的交談心中也突然有了主意,
一開始他還想著該如何安排蔡琰,當聽到蔡琰可以默寫其父蔡邕的藏書,金旋便是有了一個想法,
“也許可以給蔡琰安排一個整理書籍的工作,嗯~,叫做校書郎我看不錯。”
畢竟是奔波了幾日,
金旋尚且有些疲憊,更何況是蔡琰,因此僅僅是叫交談了片刻,詢問了一些重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