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科舉選拔之事定在了一個月後,
稍微聰明一點的百姓,便覺得自己在這一個月內,努力一下,也許那般簡單的題目他們也能透過,
因此一時間內
益州求學的風氣大甚,便是法正幾人也沒有意料到。
看著下面不斷傳來的訊息,主持此次科舉的法正和諸葛亮臉上皆是出現了笑意。
面對如此多的人參加,此次科舉的難度自然要比去年要提高許多,
不過看到民間風氣大改,
法正和諸葛亮二人也是如心有靈犀一般,沒有將事情說明。
雖然科舉定在一個與月後,
但二人此時已經忙碌起來,
畢竟這是在蜀地第一次舉行科舉,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首先便是考試地點的設立,
不同於金旋上此在南中開考那般,南中的人口本就不多,加之有學識之人是鳳毛麟角,因此只設立牂牁一處考點便可,
但如今金旋已經佔據整個益州,外加漢中一地,人口近百萬,
若還集中到一座城中,恐是有很多不妥之處,
因此在與金旋商議後便有了一些解決辦法,
那便是分層選拔,先在郡中舉行科舉,
將郡中選拔出的人才,再集中到成都,
如此人數將大大減少,選出有才能的人也會大大增加。
至於這樣分為兩層選拔,是否儘可能的選拔出人才。也要等這此結束後才能知曉。
若是報名的人數過多,那金旋將進行再次分級,
令一些大縣也舉行科舉,
不過在這個時代,書籍還沒有那麼普及,讀書識字之人並不多,
因此,在法正幾人看來,下放到縣裡進行科舉的事情,極大可能是不會發生的。
雖然僅僅是分為兩級選擇,
但依舊讓法正和諸葛亮忙碌了起來。
首先便是要安排每個郡的考官,
光是選擇考官,便是讓二人感覺麻煩,他們原本還想向金旋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