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據說阿育王在統治孔雀王朝時期曾到處收集釋迦牟尼的舍利子,建造了八萬四千多個佛塔,並把釋迦牟尼的真神舍利分到各地進行珍藏。我估計這金棺銀槨裡面珍藏的應該就是釋迦牟尼的真神舍利。”
“佛教舍利的含義共有七種。他們分別是:生身舍利,又稱真身舍利,即佛陀火化後的遺骨,其又分3種:(1)骨舍利,白色。(2)發舍利,黑色。(3)肉舍利,紅色;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一切經典;全身舍利,最初指多寶佛之舍利;碎身舍利,最初指釋迦牟尼佛舍利,釋迦牟尼佛入滅時因火化而使屍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影骨舍利,指用其它材料仿製或代用的舍利,佛教認為影骨舍利與真身舍利具有同等的加持和功德;佛弟子的舍利;高僧活佛的舍利。”
“我好想知道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是什麼樣子。”
曼迪有些迫不及待了。
林樾開啟金棺。裡面鋪墊著一塊紅綢布,上面有一塊淡紅色物體,這讓林樾很意外,在他的想象中應該是有幾粒白色晶體,可事實並非如此。
可當林樾靜下心來認真思索,頂骨舍利應該是釋迦牟尼的頭蓋骨,看著眼前的物體倒像是人的頭蓋骨。
可以確信這就是釋迦牟尼的頂骨舍利子。
“林樾,這是什麼東西?我一點都看不懂。”
林樾沒有理會曼迪,而是在仔細觀察。
賴恩教授問道:“你能確定這就是釋迦牟尼的頂骨舍利子?”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這肯定是頂骨舍利子,但是不是釋迦牟尼的我就不知道了。畢竟阿育王和釋迦牟尼相隔兩百多年,是真是假恐怕就連阿育王都不敢確定。”
林樾蓋上金棺銀槨,接著又是鐵函和石函,把他們放回到原地。
賴恩教授在仔細研究鎏金寶塔。
曼迪有些不解地問林樾:“林樾我們就這樣放棄了,不帶走嗎?”
林樾看了看曼迪說道:“我們是考古專家不是強盜。這是印度的文物我們憑什麼帶走它?”
看了半天賴恩教授問道:“林樾你說這是不是就是天竺之魂?”
林樾想了一會兒說道:“應該不是。據說天竺之魂是一件青銅雕像,不是金銀器皿。天竺之魂寓意是一種精神,而不是財富。所以我認為這座鎏金寶塔或是金棺銀槨並不是天竺之魂。”
藤原吉良感慨道:“這兩件物品都是價值連城......”
林樾說道:“藤原君文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那樣的話我們就變成商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賴恩教授走到林樾和藤原吉良面前嚴厲地說道:“你們記住了,我們是學者,不是奸商。我們的職責是保護文物,而不是強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