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們讀儒學所遵守的“道統”思想,對社會世風的痛恨,因此更希望打破武勳集團的壟斷仕途,給天下寒門讀書人更多的機會。
陸德明嘆道“文帝之所以有此廟號,就是因為他棄用九品正中制,開設了科舉首創,並大力提倡文化和儒學,企圖扭轉南北朝時的惡劣『亂』象,得文之廟號”
薛收點頭附和道“是啊,到了煬帝,大業二年以進士科取士,雖然更有進步了,只可惜,人數過少,最多才十人,而且中進士科的仍然出自貴族子弟讀書人,天下寒門讀書人還是沒有得到更大機會,也許再過幾年,會放開寒門取士,只可惜隋煬帝后來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三徵高麗,不理政務,使得民不聊生,天下割據,大隋王朝也覆滅了,科舉終究沒有推廣開啊”
姚思廉與兩位大臣並肩而走,臉上帶著欣慰表情,點頭道“如今好了,陛下眼光長遠,高瞻遠矚,似乎對寒門很有興致,這是好機會啊,我等得促成此事,開啟寒門士子的仕途路,等若將讀書人真正的拉起來,日後士大夫階層地位不斷提升,讀書才會被重視,儒學和聖人之作,才能被廣泛傳播啊”
“我輩讀書人的出頭之日,可期矣”
幾位翰林清流、朝中文臣大員,聯袂而走,上了轎子也同行回府了。
御史臺察院的監察御史王珪看到此種情況,臉『色』一沉,快步走向御史大夫魏徵的面前,拱手道“魏大人,情況不妙啊”
魏徵眉頭一皺,他素知王珪此人,剛正不阿,飽讀史書,絕不會無的放矢之人,聽他這樣一說,猜到可能有事被他發現了,問道“有何事”
“魏大人你好,武勳門閥出身的大臣們,今日走的愈發緊湊了,而翰林清流、士大夫們也在抱團,儼然形成黨爭之兆,實位社稷之福啊”王珪帶著幾分憂心說道。
魏徵聞也渾身一冷,黨爭一直以來都是歷朝歷代的所忌諱的,對這個時代的人而,史載印象最深的是東漢末期的“黨錮之禍”,在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先後發生兩次黨錮之禍,皆為宦官為了欺壓與他們作對計程車大夫,給他們強加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最終使那些有識之士家破人亡的事件。
第一次發生在桓帝在位時期,這一時期雖然陳蕃等名士被宦官誣陷被免去官職,但是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流血事件,影響並不是特別大。而在第二次黨錮之禍中,名士直接被迫害而亡,他們的家人、朋友皆被株連,沒能逃脫滅族之禍。這兩次黨錮之禍直接使東漢政局動『蕩』不堪,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魏徵沉思一下說道“應該是科舉新制,引發了翰林清流、文人階層的重視,也激發了武勳權貴集團的忌憚,不過,這件事剛開始,最終科舉演變成什麼樣子,還不好說,我們且靜觀其變,加大對朝中六部及百司官員的密切關注。不過,朋黨必然會以偏私『惑』主聽,必須高度重視,等見了陛下,自家也會提前納諫,勸陛下留意一些。”
“如此甚妥”王珪見御史大夫魏徵聽進去了,也很重視,便放下了一些擔憂。
著筆
喜歡江山爭雄請大家收藏:()江山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