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舉沉思半晌,開口道:“羅成名聲在外,應該不會輕易食言,用他的名聲來使詐,雖然信中內涵肯定另有目的和陰謀,但只要他暫時不出兵,就符合我西秦的利益。可以與西北軍虛與蛇尾,假意答應,等我們攻克了大興城,剿滅李唐,拿下關內,掉過頭再跟西北軍對抗,那時候,割讓與否,就要看本王的心情了。”
薛仁杲點頭道:“對,暫時先穩住西北軍,等橫掃李唐後,管它什麼盟約協議,可以掉過頭再收拾西北軍。”
文臣武將各抒己見,最後由薛舉拍板,決定跟西北軍暫時定下盟約。
其實薛舉有他的如意算盤,因為夾在西北軍和李唐勢力的中間,腹背受敵,相當不妙,要解開這個局,必須要攻克一方,如今有了突破口,薛舉要搏一搏,先放開手跟李唐廝殺,一旦獲勝,就解決了後患,那時候,西秦就不懼西北軍了,隨時可再開戰。
………
金城郡。
羅昭雲收到薛舉的親筆回覆後,淡淡一笑,此計讓薛舉輕易上鉤了,因為他猜到了薛舉的難出和弱點,不怕西秦霸王不動心。
此外,羅昭雲也從歷史上瞭解,西秦與李唐的確有這麼一戰,先是李唐大敗,在西秦準備乘勝追擊的時候,薛舉突然暴斃,使得西秦功虧一簣。
這一點讓羅昭雲生疑,薛舉武功不俗,正值四十多歲,身強體壯,如何會突然暴斃?
歷史的謎團,讓他賭上這回,想要一試究竟。
等西秦與李唐兩敗俱傷時候,就是西北軍東進,收拾西秦政權的時刻了。
主要是這個局,必須要破,這個突破口,就是要讓薛舉無後顧之憂去進攻李唐,否則,三方都不動,最有利的還是李唐,因為李閥在關中經營多年,儲備幾代,當各大閥門都支援李家的時候,人才匯聚,就會佔據了最大優勢。
各地反王的人才太少了,而知識分子出身門閥,大門閥都聚集在關內,所以不能讓李家在大興城待久。
這段時間,金城郡內,幾大軍營,加緊訓練,武器裝備也在更新中,戰馬、糧草在不斷籌備、囤積,便於今年的大戰之需。
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都看不透少帥的計策,但也猜測跟坐收漁翁之利有關,只是不知道具體‘神來之筆’那一點是什麼。
不過,眾謀士沒有人多問,都覺得少帥逾發高深莫測,等待驚喜出現。
喜歡江山爭雄請大家收藏:()江山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