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這些泰米爾人的邊上,則是少數的白人拿著重型火繩槍,時刻警惕著這些個勞工。
而在那沙灘的不遠處,則是坐落著1座歐洲式的稜堡。
通體由數種顏色的石頭所組成,底部是白色的,中間則大抵都為灰色,等到了頂上,則是紅色居多。
這些石頭的來歷可不簡單,這馬6甲作為1個多沼澤的地區,要是找木頭和泥土,那還是有的,但是石頭可不多。
這些個葡萄牙人是把滿剌加蘇丹國的王宮,以及伊斯蘭教的宮殿,外加1些墓碑1並全部都拆下來,這才堪堪造出這1座要塞了。
這要塞的樣式,已經有了幾分後世稜堡的樣子了,那城牆都是1般低矮,這主要是為了防著火炮的進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另外這5角形1般的城牆邊上1共4個碉堡,以及兩個圓形的瞭望樓。
這其實是很不尋常的。
尤其是在這東南亞地區。
雖說那些個東南亞地區有著諸多蘇丹國,甚至有著奧斯曼帝國的1部分支援,同時也有著明人不斷南下,帶來先進的建築工藝。
但是不得不去承認,這些東南亞人還是很不重視防禦工事的。
那些個蘇丹國,哪怕再是繁盛,那防禦工事也不是堅固的,往往就是用木製柵欄和土壘構成的。
其實不單單是那些個東南亞的土著。
就算是葡人,在構建要塞的時候,尤其是在整個中國海周邊構建的時候,也往往是受限於材料和財力物力,無法複製在歐洲的稜堡。
那些個葡人的商站,也都是用著簡易的木質城牆,也只是在關鍵的幾處地方,比如城門部分,才有著石質堡壘。
但是這馬6甲就不1樣,居然是整個石制的稜堡都被搬了過來。
這意味著葡萄牙人對於此地的重視。
要知道,這馬6甲本身的地形已經很適合防守了,這地方的周圍多為沼澤和原始雨林所籠罩,敵人怎麼攻過來??難的啊。
而在這座堪稱堅固的要塞當中,有1位滿臉憂愁,蓄著1把已經花白絡腮鬍的葡人,正站在1座瞭望樓的樓頂平臺上。
他的身上套著件胸甲,頭上更是戴著1頂巴其內樣式的頭盔。
整個頭盔都是用1塊鋼板製作而成的,那散發的明亮光芒,與其下沿處的黃銅鑲邊交相呼應,與此同時,那頭盔的末端,也就是頸部的區域還有著1圈鎖子甲。
這種造型特殊的頭盔,1般都是北義大利地區所製造的,像是米蘭,佛羅倫薩地區。
而戴著這個頭盔的老者,並不是別人,正是臨時擔任馬6甲城防指揮官的佩德羅達席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