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灰不溜秋的樣式,以及這隔著距離就飄來的香油味,朱載壡大致能猜出來這是油庫。
寺廟當中有油庫還是很少見的。
但是大報恩寺必須要。
這琉璃寶塔,每天晚上要亮一百四十四盞油燈,這些燈都是長明燈,這每天耗油量就在六十四斤上下,花費的銀子就需要六兩四錢。
一月下去,要耗掉燈油一千五百多斤。
這油庫透過一道長廊與琉璃寶塔相互連線,方便風雨天的時候進行添油,單看著樣式,就好似折翅的鳥。
“殿下——”
跟在身後數步之遠的正覺禪師開口了,他隔著幾個親從侍衛的距離朝著朱載壡開口道,“這大報恩寺原有僧人數千,只不過經過兩次東渡之後,現在在寺內的不過二百人。”
“這些人實在走不開,因為要負責這塔上一百多盞燈的差事。不過,貧僧已經將那些下屬於大報恩寺的寺院當中的僧人全部都遷移過來了,如今那些個寺院都已經關閉山門,人去寺空了。”
正覺禪師說罷,還不忘伸手一指那不遠處的琉璃寶塔,“大報恩寺沒辦法,這塔內的添油,擦明瓦,剪芯都需要人來值守,以保夜夜通明。”
“明瓦?”
朱載壡聽到這個詞,下意識地重複了一下,而後眯起眼看向了那散著雙色光輝的寶塔,那塔上自上而下都有著一個個窗戶,這些窗戶此刻都散著乳白的光芒,就好似稍微模糊一點的玻璃一般。
那些便是明瓦,算得上除平板玻璃之外最好的採光窗罩了。
就連牛角熬製出來的明角也不如它透光,這些明瓦用的都是磨製得極薄的蚌殼。
而後一片片卡在窗格上,整個塔有著一百四十四扇窗戶,全部都是用的明瓦。
這樣算下來,少說也要兩千多片,這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實在豪奢。
“好了,孤知道。”
朱載壡壓下心中別樣的情緒,收回視線,點了點頭,順勢看了下跟在正覺禪師身後的那些和尚,“這些…人…都是大報恩寺的?”
“是的,殿下,這些都是原大報恩寺留下的。”
“人數沒關係,孤現在已經不強求了。”
沉默片刻之後,朱載壡的聲音再次響起,之所以正覺禪師要說剛剛這番話,就是怕太子誤會,因為之前朱載壡定下標準,這南京佛門留人不能多,這三座大剎當中,除了靈谷寺的僧人,本寺加上下屬的各個寺院,一共可以保留五百人外,其他兩座一定要少之又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具體的標準沒有定下來,不過隨著兩次東渡之後,六千多僧人離開南京之後,這南京城內的僧人,哪怕有著外來的和尚補充,也不會太多。
朱載壡在心中默算了下,這三大剎,加上其下屬的各個寺院尼姑庵,整個僧人的數量是超不過兩千人了。
“禪師你做的還是不錯的,就像之前報上去的寺院田畝一事。還有那秘色瓷一事,都是功勞,孤會記住,記在心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