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火炮不行,一炮幾里遠,人眼哪裡能判斷得了。
如何打得準,打得好,這些都需要技術。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這火炮的發射,若是讓沒有技術的人去操作,那就跟放煙花一樣,只是圖個好看,又或者壯壯氣勢而已。
這可不是朱載壡想要的。
而朱載壡現目前,所能想到的方法,只有一個。
就是讓鑄炮的工匠,作為炮車營的核心,每個工匠再帶些新兵,以老帶新,爭取早日把炮車營的架子搭起來。
有明一朝,這火器被牢牢把持在中央,或者更準確來說,被集中在皇帝手中。
整個大明,最為頂尖的一批工匠,都被有計劃的集中起來,用來生產火器。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現如今這鳥銃之所以能造得出來,就是靠了那去年遷過來的南方工匠,像馬憲,李槐等人,以及被俘虜的日本工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火器的生產,由軍器局、鞍轡局和兵仗局三者共同負責。
但是其中,又以兵仗局最為要緊,也最受歷代皇帝重視。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因為像是軍器局,是屬於工部的,但是兵仗局卻是完全屬於內府的,受皇帝直接管理,當然具體事物是由太監代為操勞。
這兵仗局,除了生產手把銅銃,手把鐵銃,碗口銃,大樣、中樣、小樣神機炮外,還生產朱載壡最為看重的鳥銃。
兵仗局在皇城的西南,靠著太液池的右手邊上。
朱載壡騎著馬,一路賓士南下,先穿過北安門,而後是北中門。
進了這北中門便是內皇城的範疇了。宮女,內宦也變多起來了。
無奈之下,朱載壡必須放慢馬速。
先是折向西邊,而後又是南下,過了好幾盞茶的工夫。
朱載壡這才來到乾明門。
過了乾明門,便是兵仗局所在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