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明辨是非> 第231章 一夜無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1章 一夜無眠 (2 / 3)

但是這一次他第一次感知到來自地方,來自各級地方的上行牒文,這些牒文當中的廢話問題,一下子被無限放大了!!!

他現在有點明白了,為什麼自己的父皇,甚至大部分的皇帝都不喜歡看奏疏的原因了。

那就是太長了,不是一般的長,朱載隱約記得那個李化龍之後會寫一份奏疏,凡六萬餘言,一舉打破整個大明奏疏界的天花板。

不,還不止長,那些地方上的行文公書還紛雜!!

正德年間,戶刑兩部官印殘破,需重鑄,這重鑄官印本來就是禮部的事,應該很快的。

但是結果走流程,先是上了一共二十三道揭文,又是等了差不多兩個月,才辦好這事。

當然了,太祖皇帝算得上是最勤政的,也是最喜歡看奏疏的。

若是朱載沒有記錯,後世的自己曾在一本《春明夢餘錄》中看到過,朱元璋八天內看了三千二百九十一本摺子,平均一天差不多要審批四百本摺子。

那個時候,摺子的內容就有了些許繁長這一不良苗頭,好在是朱元璋直接踩了剎車,把這股不良之風。

起因就是茹太素案,太祖時期,有個刑部主事名叫茹太素,這老小子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寫了差不多兩萬字,結果一萬六千五百字讀完了,還沒有講到正事,也就是說正事就寫了五百個字,氣得朱元璋差點把他腦瓜子砍掉。

本來朱元璋已經止住了這股不良之風。

但是等到了正德年間,這股文移紛冗之風再次興起。

絕不能再讓這股風氣再盛行下去了。

這股風氣若是持續下去,不單單嚴重影響行政效率,而且還容易架空整個中樞的地方統治力,那些地方上的胥吏,往往會利用文書這個空洞架空官員的權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為文書太長了,官員是不會去仔細看的,往往就要以胥吏為依靠,讓他們提出初步意見,這其實就跟中樞的票擬是一樣的。

這些都是為了這紛冗的公文問題所做出的補救辦法,寫太多了,就多找幾個人看嘛但是為什麼??

為什麼只想到打補丁??為什麼不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公文寫短了,那麼親自批閱不就成為了可能嗎??

“來人一一”

朱載壡一聲輕呼,便有一位貼身侍女嫋嫋而來,之前朱載壡將所有人都屏退了,因為看奏疏需要靜心,他可不希望有人干擾自己。

貼身侍女,自然是王翠翹之前推薦的那幾個,如今也已經全部來到朱載壡身邊,幫著一塊處理雜事了。

每個貼身侍女都有著極為精緻的面容,以及婀娜的身段,自然這一位也不例外。

“殿下一—那位貼身侍女行了個萬福禮,聲音清脆地宛如百靈一般。

“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