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載壡有意為之的,思來想去,他還是不願意讓那些個沒有出半點力的文官也去宴席上白吃白喝。
於是乎,直接親自挑選能參與宴席的文官人選,滿打滿算下,最後能參與的文官不過三十幾人。
說不好聽的,朱載壡認為現在這些文官大半都是飯桶,來了也只是給新成立的宴會署增加負擔,還不如專門服務軍人。
那些個文人,呵呵——
現在大明朝的文人官員,大多醉生夢死,縱情歡樂,所謂風雅之士,就是依翠偎紅,每日都寫那小小金蓮奉一杯的下流文字。
朱載壡很清晰地認識到,想要一個國家往前走,就必須抓緊三個點,其他的都是浮雲。
第一個就是軍權,第二個就是糧食,第三個就是教育。
這三個若是他朱載壡能夠做好,那麼哪怕那個些文人鬧得再歡,也沒有關係。
自古以來,只有在田裡刨食的人造反成功,就沒有文人和商人造反成功的例子。
隨著鐘聲再次響起,奏樂聲變得急促起來。
一群穿戴整齊的宮女開始手捧著點心盤,穿梭在數百張的桌子前。
這些宮女一共近百人,都是宴會署下屬的蜜煎室,這蜜煎室就是負責的點心和蜜餞。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那點心多種多樣,有著宮內特產的木犀花餅,用木犀花和麵制餅而成。
也有著棗泥餡山藥糕,桂花糖蒸新慄粉糕,藕粉桂糖糕等等,至於殿內的那幾張桌子,那是地位更高的人,所以這些點心並沒有擺上檯面,而是換了絲窩虎眼糖、玉食糖、佛波羅蜜這三種。
除了這些用來吃的點心之後,每張桌子,無論殿內外,都擺著一盤用來看的點心。
不過這殿內外用來看的點心,差距也是有的。
殿外的叫做靠山桌面,所用的乃是荔枝,圓眼,棗,柿等平價的點心,每盤高二尺。
而那殿內的則是吃看大桌面,比起靠山桌面的規格要高上一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供觀賞的點心,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堆砌了,而是被雕塑成山川人物,並用彩絹裝飾。
等到這一切擺設弄好之後,這日頭已經移到半空之中,算算時間已經過了隅中。
也正在這一刻,低沉悠長的號角聲響起,鑼鼓聲再次被敲響。
奉天門那兩扇朱漆銅釘的實榻大門被四個宮正司的女官緩緩開啟。
一隊隊排列整齊計程車兵,他們都是走馬溪海戰的勝利者。
他們帶著些許惶恐的神色,從奉天門外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