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殿下。”管懋光依舊嚴肅少言,只是簡單應下。
這一來一回交流下來之後,朱載壡也算是摸清了管懋光的性子,這人做事倒是認真踏實,就是話語不多,內心往往憋著事。
當即也不再多說什麼,翻身上了馬,輕踢馬肚,緩緩沿著主幹道往北走回去。
因為這樣走是路程最短的。
若是往南走,需要一路彎彎繞繞,穿過太社稷,太廟,再北向走向東安門。
而往北走就不一樣了,都是直線。
先是直接由西華門,穿過整個大內,而後再從東華門出去,便能到了東安門,再由東安門出去,也不用出朝陽門,直接沿著東皇城根北街,就能抵達半山寺。
這樣直線的路程自然是最短的,因此哪怕朱載壡等一行人,速度很慢,近乎是踏春遊玩的速度,等到抵達半山寺所處山丘的山腳下時,也只用了數盞茶的工夫,堪堪半個時辰。
塔讀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整副炮身都被安裝在四輪馬車上
通體金黃,這主要是因為用精銅熔鑄,並且在一些地方上鍍了金。
“好,好。”
朱載壡下意識地連聲叫好,而後伸手撫摸著炮身,那炮身前細後粗,且並不齊整,而是凹凸不平的。
這主要是因為那炮身的兩側有著凸起的紋路,正好組成兩條行龍,而那鍍金的地方也正是鍍在兩條行龍身上。
並且,這炮身上還隆起了九道寬箍,這也是造成炮身不平整的原因之一。
“咦——”
朱載壡撫摸著這銅箍,突然發現了不對勁,這上面刻有字。
當即朱載壡便來了興趣,湊近看了起來。
這每道箍,朱載壡用大拇指和食指大致比劃了一下,按著後世的單位來算,也是差不多四五公分。
首發&:塔>讀小說
這其中第一道箍上刻著四個楷書大字,“皇圖鞏固”都是填上了金粉。
而第二道箍則是刻上了“天字壹拾伍號神威將軍”十個填金楷書。
之後第三道往後,一連幾道都沒有刻字了,直到這第八道箍上才重新出現鐫刻的銘文。
其上刻“監造掌廠主事馮經”,而在最後一道箍上則是刻有“匠頭葉夢熊鐵匠劉雲”
“葉…夢熊??”
朱載壡讀到這個極為熟悉的名字,當即眉頭一挑,這葉夢熊好像才十八九歲吧,這般年紀,而且因為才來沒多久吧,就已經當上了匠頭?
思來想去,朱載壡也不願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太久,到時候問上一問就行了。
而至於那寬箍上刻的這各級工匠,則其實就是物勒工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