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為自己的父親陵墓修建碑亭1事。
呵呵,這朱棣,實在是個不擇手段的主,連自己的老父親都敢利用。
想著這1點,朱載壡走進了那亭子內,仰頭看向那亭內碩大無比的石碑。
那石碑的碑額處浮雕有9條雲龍,作各狀之態。
石碑之下則是1只巨大的石龜。
朱載壡伸手親自撫摸著漢白玉雕刻而成的石碑,那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碑文,都是歌頌那明太祖的功績。
而這碑文其實是朱元璋親自所寫的,他1開始是想要將碑文內容交給大學士危素,但是又深恐儒臣粉飾之文,從而那整個碑文不值得被子孫後世戒。
朱載壡1邊想著,1邊仔細看著這碑文。
其中親頒大誥這幾個字吸引了朱載壡的注意力。
“大誥啊——”
隨著這幾個字出口,朱載壡的臉色變得有些複雜。
朱元璋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依託於法律行事,百姓們就能少受1點苦。
但是這天下之事,圖之固貴於有其法,而尤在於得人,得其人難而非得其法難啊!!
誰能想到,不,應該是朱元璋怎麼能想到自己的王朝居然會衰敗到如此地步,衰敗得會是如此之快。
直至今日,這兩京1十3省的時局已然崩壞到了1定程度啊。
這要是被朱元璋看到,還不得要從墓裡爬出來??
朱載壡想到這,神情莫名地搖了搖頭,而後將這目光定格在了那碑額的洞孔當中。
這洞可是大有用途啊。
這古代作碑有3種用途,其中這陵墓當中的碑,往往是用來下棺也。
而宮中之碑或是柱子則是用來辨識日景的。
廟中的碑,則是用來麗牲也。
等到朱載壡從那神功聖德碑亭出來之後,辨識1條在陽光底下散著光輝的河流,所謂曲水流波正是貼切地形容啊。
這便是孝陵當中的御河,當然了也被叫做那霹靂溝。
河上照例有著1座御河橋。
朱載壡等人從哪橋上過去之後,便正式來到了神道之上。
那神道兩側擺滿了石刻。
不過,朱載壡觸目所及之處,可以很明顯的發現這石刻有著兩種不同的形態。
最先的是石獸,1共6種,每種各1對,可能是雄雌各1對吧。
朱載壡漫步在這神道之上,將目光來回掃視著兩側的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