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灰1分,河沙1分,黃土1分,再以糯米汁、羊桃藤汁和勻,就是最為實用的粘合劑了。
而這組成的高臺也有個稱呼,名叫須彌座。
而後在那須彌座之上,則是方城,這方城外塗紅灰泥,但是朱載壡眼尖,能看到有1些地方其實已經剝離了開來,露出內裡。
那內裡能很明顯看出來有著1根根露出來的鐵釘。
那是——
朱載壡作為1個後世過來的人,對於明史很是瞭解,自然也對於那明朝建築有些瞭解。
這是很明顯的衝筋上槓抹灰法!!
所謂衝筋上槓,其實就是在牆上插入多個扁平鐵桿,當然了這些鐵桿會以網格線來分佈的。
方城之上為明樓,其屋頂不再是單簷了,而是重簷歇山式,更顯得有幾分莊重。
照例是皇室專用的黃瓦鋪就,又加上那4角的飛簷翹起,在這莊嚴之外,加上了幾分靈動之感。
甚至於那方城明樓的兩側還有著8字形磚影壁牆。
之所以要如此建造,主要是因為這明樓的特殊用途。
這是供奉明太祖和馬皇后的神主之處,在坊間也常常稱呼其為馬娘娘梳妝檯。
到了這裡,其實就已經說明了自己離那孝陵真正核心孝陵殿不遠了。
朱載壡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直接將腳下的靴子給脫了下來。
這1舉動,頓時驚呆了所有人。
“殿下!!”
“皇太子——”
幾聲驚呼聲響起,但是更多人則是投來了驚詫的目光。
片刻之後,那些圍觀朱載壡的人們心中閃過了然,可能是為了孝道。
想到這,幾乎是沒有任何的猶豫,那些個親從侍衛們,也在管懋光的帶頭下,直接1個個都脫掉了靴子。
甚至於,離得最近的管懋光還彎著腰向前探出身子,準備將朱載壡的靴子也1並拎著。
但是卻被朱載壡揮揮手拒絕了。
朱載壡此刻的目光正看向那明樓,那明樓之上供奉著朱元璋的牌位,他要去祭拜。
在那1刻,沒有多少人能明白為什麼朱載壡會對朱元璋,也就是自己的祖先如此敬重。
因為他所敬重的不是自己的祖宗,而是1個民族的拯救者。
不是隨便1個人,能硬生生敲破固化的階級,並且帶著整個民族再次復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