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白銀令怎麼獲得> 第十四章 殿試逆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殿試逆鱗 (2 / 4)

太子明晟,亦神色嚴肅的盯著這橫空出世的孺子!

只明胤一人,朗月無邊看似四海波靖。

而從頭到尾表著副誠惶誠恐、萬死難辭其咎的太子太傅楊鴻禮,瞥眼閒雲野鶴十多年、剛剛入京面聖的輕裘大帶,見他隨百官一樣驚詫,驚詫之下隱藏著微不可察的滔天盛怒,薄薄一笑,心說:很好!很好!

廉衡啞著嗓子,雙手撐在那份明知晴天都會叫明皇打霹靂,何況現在陰雨天的文章上,無視項上腦袋無視旁人勸阻,逆言再進:“比歲鈔法不通,百姓料鈔十錠卻鬥粟不可得,皆有因可尋。其一,鈔紙、印鈔二局大肆濫發寶鈔,朝廷出鈔甚多卻收斂無法,致物重鈔輕,是此寶鈔信用日降,阻滯難行;其二,戶部昏聵,洩露鑄鈔銅錫比例,出賣火漆鏇邊之術,致民間私鑄之風日益猖獗,由是物價湧貴,寶鈔更遭百姓排斥;其三,‘倒鈔法’下,舊鈔貶值快於新鈔,奸商貪吏利用新舊價格差異,乘機漁利。而民間為防貶值,寶鈔非昏軟者也是當即揉爛以換新幣,是以新鈔供不應求,舊鈔愈發貶值;其四,鈔賤銀貴,坊間交易皆私相用銀,是以紙幣日賤;其五,鈔法政令不一,如官帑出納仍用銀,百姓卻用鈔,然魚課鹽課、班匠關稅無一不以銀繳稅,以致民情沸然,鈔不為鈔;其六,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令政不能行,法不能施。”

龍顏陰得能擠出水。

眾人恍惚間彷彿看到了十幾年前朝堂之上,那學比山成又辯同河洩的硯石之骨,他也是此般囊盡百官,施以苛責。

“錢銀鈔皆用,令天下俱疲,草民身處當中,惟察兩件弊病:一,積銀之風日盛。南北藏鏹至百萬者,猶數富商大賈、皇室宗藩,是此,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傷吾民心;二,破壞及擾亂市制。譬如郡縣藩地皆以貨易貨,然米不能久,鈔太虛亦復有浥爛,百姓為其所累疲於應市,耗吾國運。”廉衡停歇一句,再道,“小兒才薄,但懂‘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何以六街三市萬千門戶老百姓,金銀皆被搜刮替換乾淨?何以官富民貧、百姓終日惶惶以匱銀為慮,致民業凋瘵?只當這錢鈔銀皆用為虛,竊換百姓金銀為實!試想,民雖愚,誰肯一金買一紙……”

“大膽!”明皇厲聲喝止,終於出聲。他能由頭到尾容廉衡狂言,不過是借他揭露群臣短處而叫他們心懷畏懼,自行收斂。本以為沉默將一以貫之,孰料天子訇然一聲霹靂,嚇得百官油然寒顫,腰彎得更低,只敖廣一人還端住架子,鏖站大殿形如護國柱石。並非這聖天子沉不住氣,而是這句“民雖愚,誰肯一金買一紙”與傅硯石當年,當庭指責未差一字,一瞬間彷彿那人又站他面前,直言不諱。

廉衡強自按捺住發抖發顫的聲音,再次深深叩拜,在天子盛怒裡說完最後一句:“何以今朝似刀俎,百姓為魚肉?泱泱大國,與民爭利,竟似戕民之賊!”

“大膽!大膽!”明皇拍案而起,“禁衛軍呢?狄武?”

“末將在。”狄武狼忙進殿,想他赳赳武夫,亦被廉衡的狂言驚出一身冷汗。

謹身殿鴉默雀靜,所有人屏息凝神。只道會聽個嫩嫩口氣的策卷,孰料是這般刮刀子下冰雹的咬人文章。未提一人名諱,卻將半個朝野摘控乾淨,好一個“上天少張梯”的皮佬小!而使人真正心悸的,是你不知他下句還會再道出哪些掩藏在夜幕裡的腌臢交易,以及,區區小兒究竟從哪裡獲悉如此多的驚人秘密。

敖頃臉色縞素,唐敬德冷氣森森。

明皇坐回龍椅,道:“朕欽定恩科,銓選人才。小兒不知高低,誆論國道,將他打入天牢!”

聞言,廉衡埋首苦笑,堂堂一帝,竟也這般穩不住心性,不辯因果就將他直接喂牢!這就是生殺予奪的皇帝,表面是光風霽月的終南山上雪,轉個身不過盞粉飾太平的黑漆皮燈籠,若非他當年以耳代目,偏聽偏信,怎會生出血濺白綾的滔天巨冤。

因早就做好了牢獄之災的準備,也深知明皇絕不會刻時刻日就要他小命。廉衡施施然三叩其首,抬眸直視巍巍天子,平心靜氣謝恩道:“草民謝主隆恩。”

過分冷靜,反讓旁人自驚自怪。

楊鴻禮迭忙出列請罪:“陛下,微臣有罪。臣明知他文章狂悖,卻未能先行阻攔,致此情此景,惹龍顏大怒,臣首當其罪。臣甘願辭去太子太傅一職,回鄉思過。還請陛下息怒,保重龍體。”說得個感天動地忠貞不二,撇得個乾乾淨淨天衣無縫。廉衡那一刻特別想看眼這位與父親同袍同澤的太子太傅,臉上的表情。明皇自顧上生他閒氣,略略揮手讓他平身。然無人知曉,此時此刻楊鴻禮是何等腹熱心煎,他瞥眼輕裘大帶,便巴心巴肝地瞅向殿外,望眼欲穿地等著那個人來。送廉衡入獄可壓根兒不是他目的,他耍的雜技可是出“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敖頃和周遠圖眼瞧著廉衡被禁軍拖走,枷鎖下獄,忙雙雙跪地求情。

周遠圖:“陛下,念其年幼懵懂,皮猢猻性,且是為民請命,才偏離策問誆論他事。所謂不以一眚掩大德,還望陛下息怒,輕饒了他。”

廉衡與他會試的那點新鮮事,一老一少的“忘年祖孫交”早已遍傳京都,成為佳話談資,明皇自然是知曉的,因而只是深看他一眼。

敖頃埋首叩地:“求陛下寬恕了他。”

他到底年少,不比遠圖公閱盡滄桑,且對眼前事態又十分害怕,以致語調微顫。可他這一跪令架海擎天的敖廣形如怒猊,銅眼大瞪,罔顧明皇威儀,劈頭蓋臉就低斥:“逆子,站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