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白銀令怎麼獲得> 第四十八章 雞同鴨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雞同鴨講 (3 / 5)

“財政之關鍵,在於稅制。開海輸入白銀、活躍經濟後,徵稅充盈國帑,是相當重要一點。首先,我朝目今,稅收分散且混亂,嚴重缺乏朝廷統一調配。”

“譬如,地方州府收繳稅款,一般就近分配給地方各大衙門,而朝廷各部亦都各有府庫,戶部雖總攬財政大權,卻並非一個真正統領全國國庫的存在,因而在具體處理財政事務時,往往東一腳西一耙,紀盈老匹夫年年四處挪銀髮俸,就是活生生例子。朝廷無法有效掌握財政,就難以高效運用稅收,自然就談不上統一調撥了;其次,因重農抑商,我國商稅十分有限,以是田賦稅佔據主流。但田賦繳納多以糧食、絹布等實物為主。可怪就怪在,對於廣大農戶,普遍情況卻是實物稅與白銀皆要交,且越窮的地方所交白銀越多,而經濟富庶之地所交實物稅則越多。”

“造成這一現象主因,是因繳納實物稅作為祖制,始終難以動搖,白銀在稅收中的名義始終是補充實物稅的‘折色’。江南之地富庶,糧產高、漕運便,作為正色的實物稅徵集較易完成,但偏遠之地往往糧不足額、運輸不便,以是隻能繳納白銀,地方用這些白銀再就近買糧上繳……如此,愈是貧困之地賦稅壓力愈大。對於農戶而言,白銀並非保值品,糧食才是。然而,白銀愈是屯積居奇,愈是銀貴米賤,以是使用白銀交稅迫使百姓利益進一步受損。同時,由於轉運需要,官府收到的實物稅中,有一部分還要折銀以節省運輸損失,於是就要透過商人和市場進行買賣,此時把持糧食和白銀的地主商人就會從中套利,此為一剝;當官府將白銀運送到目的地後採購糧食又被盤剝一通。關鍵點,繳納折色時的米銀比價是官方定死的,所以銀價高騰,農戶只會被二次盤剝,政府亦損失稅收,地主商人卻大套其利,絕大多數白銀就這麼沉澱在了他們手裡,或買地或窖藏,使得白銀很難流進國帑。”

“然而白銀並非官方貨幣,沒法依靠增發貨幣解決財政危機,以是,朝廷只能繼續加派稅收。如此一直,惡性迴圈,直至今日。因而,改變徵管方式,重中之重。”

廉衡一氣說完。

明胤聲氣不聞。

小鬼收聲那一瞬,有些出神的大人物,特別想像敖頃一般,柔柔摸一摸他腦袋,問,如此操心上心,是否很累?然後小鬼藉機給他賣個萌。

然他沒有。理智告訴他,不想成為下一個敖頃,不想為其套牢,能遠不近。末了,大人物面無表情,聲音冷冷,故茬重提:“三位大人才在雲南施展拳腳,周遠圖也才剛去漳州,一切尚無眉目,你攪擾朝堂,反成他們掣肘之力,最終只能令他們毫無建樹還落得個致仕貶謫。”

廉衡嘴巴略抽,心說“得,白瞎我一通唾沫,真個雞同鴨講,啊不,對豬彈琴。”一瞬他只想跳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胤察覺他心思,知曉自己又將他推遠了,一瞬不安,甚至惶恐。一番糾結,他再次被逼出手,溫熱的掌心扣在其冰涼的腦門上,將其摁實在棕墊上,以防逃走。語調不明道:“說不得你一句?!”

嗨喲,您那是一句麼?!

廉衡瓦涼的心情被那隻溫熱的手掌一瞬就捂暖了,他嘆口氣,對眼前人突然沒轍。肩膀油然垮下一寸。

一份感情面前,誰慫誰陷得深。

在廉衡以為自己先慫先吃虧之際,他並不知,世子爺肩膀,早早就不由自主垮下過多次。

廉衡捏了捏眼眶,無奈道:“‘銀為主’的思想,如果不事先滲透到陛下意識裡,生根發芽醞釀兩年,他還是會把滿大街的寶鈔當成個寶貝。此次官捐一千四百萬兩雪花銀,如果陛下還沒意識到銀子究竟去了哪裡,如果三年後雲南稍有成效而陛下依舊執念不改,算我輸。”

明胤見他坐老實了,方說:“後宮此次,亦募集了三百萬兩。”

“咦!”

“狸叔未告知你?”

“狸叔只說妃嬪爭寵,效仿百官爭相捐銀,以博陛下歡欣,並未說孰多孰少。”言訖,廉衡鬼鬼一笑,“後宮募集,您是推手咯?!”

“永和宮德妃,是我母妃故交,我去信,拜託了她幾句。”

“喔。”

明胤望向他:“你不問,誰捐的最多?”

廉衡眨巴眼:“您這麼問,鐵定不是皇后娘娘獨大了。誰啊?藺貴妃?新歡?舊寵?”

明胤略盯他眼:“明旻。”

“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