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國譙縣人,朱鑠,字彥才。
在曹丕天然的地位優勢之下,很快便得到了董昭的認可,納為親信。
賈逵當初在曹操擊敗高幹的時候,因祖父去世,回家服喪,曹丕繼任後,在賈逵服喪期滿時便將他徵辟了回來。
而吳質、朱鑠早就投靠曹操,一直便與曹丕交好,只是等曹丕正式出頭,並穩固了地位後,方才同鄧展一樣,逐漸冒出頭來。
“諸位想必都知道了,我那二弟在在安平國散財聚兵,十日之內,便拉起了五千人馬,此時正在討伐河間叛軍的路上,此事諸位有何看法?”曹丕一邊撐著腦袋,一邊玩弄著案几上的毛筆,好似所說的事情一點也不在乎似的。
堂上五人相互看了一眼,吳質率先說道:“鄴侯,廣平侯頗得軍心,十三騎出鄴城,十日便聚攏五千人馬,不論其有何心思,都務必早作提防才是。有時候,時勢逼人,就算身不由己,當事之人,也是不得不做啊……”
吳質說得有些隱晦,因為他其實並沒有完全摸透曹丕到底是怎麼想的,不敢輕易斷言,畢竟在他看來曹丕和曹彰是親兄弟,說不定別人兄弟情深似海呢?
“嗯。其他人也都說說吧。”曹丕對於吳質說的話不置可否。
“鄴侯!”朱鑠陡然站起,他身材削瘦,性子急躁。
“曹彰此人必有謀逆之心,鄴侯定要早日提防!此次事情緊急,不得已而拜其為大將,十日聚兵五千,非常人所能為也,此心此行,叛軍平定之日,當立取其兵權!鑠建議,升其官職,以為文職,明升暗降,之後將其約束鄴城,不得輕出!”
朱鑠言辭急切迅捷,言之有物,雖性子急躁,但不妨其人智謀出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季重、彥才所言甚是,南征之時,某雖未曾隨軍,但聽其傳聞,亦知其人才智非凡,自武桓侯身故之後,好似換了個人一般,逵亦認為,當早作提防!”賈逵也發聲說道。
鄧展也頻頻點頭,以示己意,不過他自知出身低微,低調行事,在此之時,很少發言,除非曹丕直接點到他的名。
曹丕自打當初用甘蔗跟鄧展比武勝了他後,便知道他的性格,倒也不強迫於他。
“公仁,你以為如何?”曹丕見董昭若有所思,並不言語,遂直接點他的名。
董昭拱手一禮,斂衣肅容:“鄴侯,昭有一言,或有冒犯,先請鄴侯恕罪!”
曹丕聞言,眉毛一挑,同樣正襟危坐,連把玩的毛筆也放了下來:“公仁當說無妨,因言罪人,孤不為也!”
董昭再次一禮,這才說道。
“天下大亂久矣,武桓侯本能定宇內於一,重掌乾坤,可惜中道崩殂,以致北方定而後亂。如今大勢茫茫,天下人心,不知所歸,鄴侯承繼先父之命,以制四方,慨然有肅清天下之志,何以於此之時,斤斤計較耶?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今鄴侯與廣平侯乃骨肉兄弟,其叛未顯,其逆未露,而以權制之,內外文武如何作想?天下士人之心如何作想?昭竊以為鄴侯不取也!”
董昭說罷,拜伏在地,曹丕聽完後,臉色陰晴不定,變幻莫測,煞是好看。
呼!
好半晌,曹丕方才長出了一口氣。
“君論此事,何其審也!正使張、陳當之,何以復加。”
喜歡魏虎請大家收藏:()魏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