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山先生聽了,一臉嚴肅道:“陛下,這不過是酸腐村儒的意見,與我等並沒有一點相干。
在我等看來,治國要因地制宜,因病抓藥,決不能盲目守舊,否則國家只能故步自封。”
來之前,他已經做足了功課,將李曄寫的書大體看了一遍。
除了數理化、經濟、製造等書看不懂之外,別的知識倒是弄了個大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說出來,也有些臨陣磨槍,不亮也光的意思。
李曄點頭道:“你能這麼想就好了,文宣王畢竟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人。
他所處的環境和現在,完全就是兩回事。
再恢復所謂的周禮,就要使大唐倒退會春秋時代。
不要說是你們,就是文宣王再世,他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這些聖賢書順應時代。
首先是道德層面,現在很多人是有錢了,但是道德素質實在讓人髮指。
隨地丟棄垃圾,隨地便溺,買賣不按照合同等等,每天都在長安上演。
該怎麼約束這些人,除了法律之外,還需要你們的協助。
再一個是學而優則仕這個提法,朕是絕不敢苟同的。
聰明人都去當官了,那麼誰去教育下一代?
誰來耕種廣闊的土地?
誰又去征服四海,為大唐百姓找尋更多的生存空間?
所以,將來的官員將由選舉產生,他可能農夫、也可能是個教師,或者就是一個商人。
至於那些考入的官吏,將從最低的科員做起。
如果贏不了選舉,那就只能擔任一般的職務。
而且,衙門的人員還要實行聘用制,那些幹得不好的將被剔除掉。”
“啊!”穎山先生髮現自己的已經跟不上皇帝的思維了,他愣了好半天才說道:“陛下,我一定好好思量,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
李曄笑道:“如此甚好,但此前,朕還要給你一個任務,讓王師範儘快投降。
鄭穎,你做的一切,朕都瞭如指掌。
如果不能將功補過,那麼平盧的儒門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