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此自然最好了。”李想容保持著官方的微笑,“前頭也有過來應聘的人,雖然不至於做出給其他主顧當間諜的勾當,但是小聰明太多,以為自己是本地人,就動些個歪心思,這樣的人,我們容風也是容不得的!”
王安道:“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兩位若是不放心,觀察我二人一段時間便是。”王安與陳武對視一眼,似是在徵求意見,而後又道:“您放心,若我們做出任何對貴店不利的事情,您儘管將工錢全部要回去,再將我們趕出去。”
“對,”陳武也表態,“屆時,我們絕不會有任何怨言!”
賭注倒是不小!李想容放心了不少。出來做工的人,無非就是圖個銀錢,他二人若不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便是真的想留下來好好做工了。
樊師傅也道:“東家,他倆若敢做出對不起兩位的事情,我小老兒也甘願受罰!”
他們三個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李想容和柳扶風也不好再刁難,於是李想容道:“你們一大早趕來,一定還沒來得及吃飯吧?都是些粗茶淡飯,若不嫌棄,我再去拿幾副碗筷,大家坐下來一起吃,吃完了去山上。”
這便意味著,他們在信用問題上,已經透過李想容等人的初步“面試”了。
樊師傅和陳武、王安頓時喜出望外。
佟毓聞言起身去拿了碗筷。待大家都坐下來以後,李想容道:“既然兩位早前都從事和茶葉有關的生意,我這裡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二。不知可否邊吃邊說?”
陳武和王安齊聲道:“姑娘隨意便好。”
李想容也不跟他們客氣,問陳武:“陳師傅,眼下正值採茶季,不知你對製茶有多少了解?”
這個世界眼下除了容風能生產出白茶、紅茶、大紅袍以外,其他人對這三種茶的製作方法並不瞭解。所以陳武能講的,也就只有綠茶一個品種。
綠茶的加工,簡單分為殺青、揉捻和乾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於殺青。綠茶殺青的主要方式有:蒸青、烘青、炒青。前世隨著技藝純熟度的提高以及後來機器的廣泛應用,前世人們更多的是選用烘青和炒青。
但是,這並不是李想容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人們製作綠茶的方法。
她來之前,世人們喝的都是餅狀的碎茶葉,這種茶葉在製作過程中,便是採用了殺青中最古老的方式——蒸青。
只聽陳武道:“慣常的作法是,將採來的細嫩芽葉,放入蒸茶桶中,再將蒸茶桶放置在燒水鍋上,待茶蒸到一定程度,便倒出茶葉,
再來搗碎、拍壓、烘乾、穿連,最後封存。愚以為在製茶的各個步驟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蒸青,只要手藝得當,既能夠去除茶葉的苦澀味,也能去除茶葉的青草味。”頓了頓,又謙虛道:“一點陋見,還請東家指正。”
就這個世界原有的製茶工藝而言,陳武所說的算是直中要害,已經很不錯了。
但對於李想容來說,這種他的見解卻是老舊到不能再老舊了。
李想容中肯道:“就市面上的茶葉製作方法而言,陳師傅的見解已經很詳盡了。”
陳武立即就聽明白李想容話中的意思。深知容風茶在當今茶道界的威名和影響力,陳武並不覺得李想容是故意為了提高自己貶低他才這樣說的,是而他心中淡然而又謙敬。
陳武道:“早就聽聞容風的茶葉比之其他茶葉要上乘許多,如今在下有幸得見容風的創始人,還請您不吝賜教。”
“不敢當。”李想容道。“容風的製茶方法,也不過是吸收前人之所長罷了,可惜眼下山上的茶並不需要蒸青,陳師傅若是感興趣,可以等忙完了這陣子,我必定親自展示給你們看。”她所會的一切東西,都是前世從別人那裡學來的,而非自己所創,實在沒有對老式制
茶工藝嗤之以鼻的資格。
手藝人都十分看重自己的技藝,一般輕易不肯顯露在世人面前。李想容的話,讓陳武和王安都眼前一亮。陳武心動之餘,又猶豫道:“這……恐怕不妥吧,這是東家你的獨門秘方,怎麼能輕易讓我們看去了。”
李想容笑道。“一項技藝若想傳承,僅憑哪個人緊緊捂著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這項技藝,去粗取精,進行創造和發揚,才能順應市場需求,將之傳承下去。”
然而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場面話。真正的原因是,殺青這活計不是把茶葉隨意折騰即便就完事了的,得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和摸索。除了像佟毓這樣高資質的存在,其他人,李想容自信就算她演示十遍,對方也不能學出其中真諦來!
而這倆人對著茶葉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卻並沒有太大的成就,足以證明,他二人只是資質普通之輩,不可能看一遍就偷師成功的。
混了大半輩子的陳武和王安頓時大為感動,越發敬佩地抱拳道:“東家的心胸無人能及,我等實在佩服。”
佟毓也真心道:“想容姐確實是心胸寬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