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拜託你們了!”
工人的問題讓投資服務中心去辦,管理人員卻是不能這樣做。
電視臺的訊息,當天晚上就在新聞裡播出了,林陽、關佳惠不知道,有心人看到這條訊息後,第二天就找上門來了。
雖然說海南建省了,可真實的底子並沒有在一夜之間改變,依舊是原來的那些老樣子,真正拿得出手的工廠沒有幾個。
罐頭廠從破產到重生,要是對虧了林陽、關佳惠的意外出現,這樣才有了椰汁的提前問世。
工廠變成了椰風公司,新產品在近期就會推向市場,這些話透漏的資訊量實在是太大了,剛剛成立的《海南開發報》,也注意到了這件事。
20多歲的馮倫也隨著大多數的闖海者,來到了熱浪滾滾的海南,與其他人不一樣,馮倫此時在《海南開發報》工作。
馮倫在《海南開發報》具體的工作,是負責《改革新思維》這個欄目。
報社的這份工作是來之不易的,馮倫剛剛上島時意氣風發,懷著幹一番大事業的想法,在一次次求職碰壁之後,吃住都成了問題。
好在馮倫的運氣還比較不錯,終於踏進了《海南開發報》大門。
報社的工作崗位,不僅僅有馮倫這樣的編輯,還有廣告、發行、後勤等部門。
與其他人主動來闖海南的想法所不同的是,黃小菊是被迫離開京城的工廠的,此時的她已年過三十。
離開原單位的原因比較簡單,1980年5月1日,《中國青年》雜誌刊登了一封署名為“潘曉”的來信。
這封題目為《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訴說了一位青年對生活滿懷憧憬,在實際生活中,卻屢屢遭受打擊的人生際遇。
這封信引發了共鳴,一時間轟動了全國。
事實上,這個潘曉不是一個人,而是女青年黃小菊,和男青年潘威的合稱。
兩人不約而同給雜誌社寫了信,編輯將他們二人的信,整合成一篇發了出來。
資訊發出來後,黃小菊一夜成名,單位領導知道她就是潘曉的原型後,毫不猶豫停地找了個理由讓她休息了。
工作沒了,黃小菊走投無路,決定出去海南闖一闖。
在海口求職的過程中,黃小菊陰差陽錯之下,進入了《海南開發報》的廣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