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尹這才知道自己放進來的並不是真正的官軍殘兵,而是梁山假扮的。
“苦也!”
後面跟隨而來的騎兵徑直衝進了城去,張清帶了八百人出城,城內守衛空虛,守門的軍士竟然只剩一百多人。
他們難以抵擋梁山的猛攻,只能棄械投降。
府尹在城樓為張清助陣,當然也沒有逃走的機會,直接被梁山軍士剝了官服綁到了城門口。
武松見了呵斥道:“不得無禮。”
他曾在東昌府下的陽穀縣當差一年。
這東昌府的陳文昭陳府尹他早就有所耳聞。
原著中,武松鬥殺西門慶之後送到東平府看押等候發配。陳府尹見武松卻有冤情,又是個英雄好漢,就對他頗為照顧,而且還酌情減輕了武松的罪行。這一段沒什麼大問題。但陳文昭在原著中是東平府府尹,而陽穀縣卻是東昌府屬縣。施老對於地理方面確實有一些薄弱。武松在陽穀縣犯案被捉,肯定要送東昌府,這裡就把陳文昭也改為東昌府府尹。)
此人生平正直,頗有賢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才華橫溢,寫得一手好文章。
為人忠孝仁慈,善待百姓。
增戶口,辦錢糧。
黎民百姓稱其有德。
訴訟公正,嚴打盜賊。
鄉親父老,多有稱讚。
這樣的人不是梁山要殺的狗官,反而要以禮相待。
武松親自為陳府尹鬆綁,將自己的戰袍為其披上。
緊接著扶陳府尹來到城樓坐下:“小人武松,見過陳府尹。”
陳文昭聽聞武松的名字,眼中頓時閃過一道神采:“你就是那位打虎英雄吧,聽說前兩年還在陽穀縣當差。”
武松應道:“正是小人,當初就聽聞府尹大人賢名,一直未曾拜會。”
陳文招說:“我當初就很看中你,原想著把你從陽穀縣要過來,沒想到還沒開口,就出了那檔子事。”
“西門慶欺我太甚,我也是逼不得已。”
陳府尹道:“陽穀縣管不了,你可以到州城來告啊,私自尋仇,終歸是違反國家法度,也弄得你堂堂英雄,如今屈身水窪。”
“不是武松信不過大人,大人是賢明,但朝堂諸公都能有大人一樣嗎?大人壓的了陽穀縣令,壓不了奸臣蔡京,壓不了那位縱容奸臣的趙官家!”
“哎,休要如此說,皇上只是臣矇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