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頭的白髮,怎麼就不能學著成熟些呢?
“哎,你起來吧。
今日先暗中回府,我與你運作一番,你再露面。”
蔡攸連忙道謝:“謝過父親。”
“去吧。”
趙佶剛剛從御香樓歸來。
縱然現在天下已經大亂,也無法影響他尋花問柳的心情。
時間正好臨近早朝。
太監幫他換上了朝服。
淨鞭響了三響。
宦官高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臺下一人手持笏板,出列奏道:“臣陳宗善有本啟奏。”
趙佶打了個呵欠道:“愛卿所奏何事?”
陳宗善道:“臣聽聞今天黎明時分,有數千殘兵奔回東京城,據說是前往南京應天府駐守的御營龍猛、虎翼兩營兵馬。
既然應天有殘兵奔回東京,梁山上萬馬軍甚至一路追殺到了東京城下,應天府是不是已經落入了梁山之手?”
趙佶聞言頓時也吃了一驚:“兵部尚書,可有應天府軍情塘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兵部尚書連忙出來:“回稟聖上,臣只在十餘天前收到了制置使蔡攸大人的塘報,他說梁山賊寇有四萬兵馬包圍南京,攻不下城池。
請東京安心。
無需派兵馳援,臣就沒有將此事上報。”
趙佶道:“無需馳援?那怎麼會有殘兵逃回東京。這件事你們都不知道嗎?”
朝中大臣盡皆低頭。
殿帥府楊太尉道:“陛下,此事,臣略有了解。”
“講來。”
楊太尉道:“據臣所知,梁山賊寇只將兵四萬打南京,原本南京城中有五萬守軍,賊寇是萬難破城。
只因應天府兵馬都監王直楊劍兩人,暗中與賊寇勾結。
鼓動應天府禁軍,投敵叛國,開門獻城,才導致南京陷落。
制置使蔡大人率領麾下御營兵馬奮力拼殺,血戰到底,只因寡不敵眾,才不得不殺出一條血路,逃回東京。”
趙佶很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