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就算是死,也不會瞑目的。
方才你表哥楊林來找我的時候,就跟我說過此事。
我一直到現在都有些惴惴不安。
此事以後,便不要再提了。”
嶽和說完這話,心中便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他的情況自己清楚。
就算像現在這樣,用藥吊著命。
最多也活不了兩年。
若是讓兒子因為給自己治病而加入齊國。
他死都不會安心。
嶽和是個俠義之人,每逢別人遇到困難,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伸出援手。
有他以身作則,岳飛才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秉性。
嶽和對於陸陽治國的理念十分推崇,尤其是打壓地主勢力,還地於民這一項,就為他爭得了數不盡的民心。
在戰亂時期。
天下缺糧。
民心就是糧食,就是土地。
誰能讓百姓吃飽飯,有地種。
百姓就支援誰。
這種支援就代表著源源不斷的賦稅和優質的後備兵員。
嶽和欣賞陸陽的治國理念,卻不代表他覺得陸陽能夠爭得天下。
過於激進的土地政策,勢必會引起地主階級的反彈。
現在他們懾於齊軍龐大的軍事威脅不敢輕舉妄動。
一但哪天齊軍敗了,這些暗地裡蟄伏待機地主們就會一擁而上,把齊國腹地攪得天翻地覆。
岳飛現在加入齊國,實在是過於危險。
嶽和寧願自己的病不治,放棄最後一絲生的希望,也不願意讓兒子身陷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