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宋之後,他便向趙佶獻策:“女直各部恨遼入骨,若遣使自登萊涉海,與之交好,合約攻遼,則國可興也。”
徽宗大喜,賜皇姓,是為趙良嗣。現任提點萬壽觀直龍圖閣學士加右文殿修撰。
日後出使女真,與完顏阿骨打合約攻遼的便是此人。
童貫按著太陽穴,向眼前的趙良嗣問道:“良嗣,你覺得攻遼之事,是否已經洩露了。”
趙良嗣滿臉的疑惑:“恩相此言何意啊?”
童貫將今天陸陽帶著老種經略的書信到來,和兩人之間的對話與趙良嗣一一細說。
趙良嗣聽完了,卻是鬆了口氣:“啟稟恩相,不管攻遼之事是否洩露,此事對我們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童貫眼神一亮:“且與我細細說來。”
趙良嗣唱了個喏:“回太尉,若此事沒有洩露,那今天白日那小子便是隨口胡謅,故意迎奉拍馬。老種經略真的只是想和太尉修好,藉著這酒的生意和太尉加強聯絡,沒有別的意思。”
“嗯,繼續。”
趙良嗣來到桌邊拿起三個茶杯,指著其中一個道:“若是老種經略已知此事,事關重大,他不會到處亂傳,而且那個送信的小子所說的話倒像是老種經略提前準備好的,用來暗示太尉,那麼他此次遣使來訪,對太尉,便有三個好處。”
趙良嗣撩了一下衣袖。
“首先,太尉欲圖燕雲,屆時必請西軍,種家在西軍將門之中至關重要,种師道又是種家的頂樑柱,有他的支援,圖燕戰事,勢必會順利不少。”
童貫點了點頭:“不錯。”
“其次,老種經略在信中所提到的那種酒,若是真有那麼好,這也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到時候可以充做軍費,或者加強太尉身邊的護衛力量。”
童貫的眼神已經漸漸有了變化。
“最後,便是皇商李氏,李氏是京城四大皇商之一,之前我們一直和其接觸,那邊雖然沒有明確拒絕,但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若是能趁著此次合作,讓雙方搭上線,必能引為一大助臂。”
雖然童貫也是“六賊”之一,但和其他五人最大的差距就是他手下沒有大商人能為他提供大筆的資金。
他雖然掌控樞密院,所有的軍餉都要從他手裡過,但是北宋的軍餉層層盤剝,想讓下面的人聽話,他就不能做得太絕,總得給人留點。
要說最缺錢的,那肯定是他童貫了,現在這個世道,叫做有錢走遍天下,沒錢寸步難行,他不僅要給朝中各個官員送禮保持關係,更重要的是給宋徽宗去搜集各種奇珍異寶,來維持住趙佶對他的寵信。因此李氏的支援,甚至比前兩個好處還要有吸引力,因為李氏是四大皇商之一,手裡肯定有各種奇珍異寶,李家的商鋪開遍全國,總能找到很多稀奇的寶貝。
童貫鬆了口氣:“照你這麼說,好像還真是利大於弊。”
“良嗣只是客觀分析,全憑恩相判斷。”
童貫笑呵呵的道:“你就是這張利嘴啊,哈哈哈哈。”
“來,幫我磨墨,我想想如何回信。”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