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復心情,自我介紹道:“貧道複姓公孫,單名一個勝字。道號一清先生。乃是薊州人士,自幼好習槍棒,學成多般武藝,人稱公孫大朗。後來出家為道,亦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江湖上都叫貧道入雲龍。早聽聞陸大官人乃是仗義之士,今有一莊富貴,共計十萬貫,獻於官人,全作見面之禮,不知肯要否。”
陸陽聽到公孫勝的自我介紹差點沒忍住笑出來,作為一個唯物主義戰士,他絕對不會相信世間有人能夠呼風喚雨,甚至是騰雲駕霧。
要是真能辦到,那這些人就跟神仙差不多了。
不過該有的禮貌還是得保持,他滿臉堆笑,將公孫勝請到自己的書房。
“道長所說的富貴,是那生辰綱吧。”
公孫勝驚道:“官人為何知曉!”
陸陽笑著說:“我就胡亂一猜罷了,先生快請坐。”
二人坐書案的兩側。
公孫勝勸道:“這套富貴,乃是天賜,當取不取,過後悔之晚矣。”
陸陽知道公孫勝是真想取生辰綱,也不繞圈子。
他將自己的計劃書拿了出來,擺在桌面上。
“實不相瞞,我也盯著這趟富貴好久了。”
兩個狐狸相視一笑,倒讓遠方的楊志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運送生辰綱的隊伍自打離開了大名府,每日裡早行晚歇。
早上五更天,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趕路。
快中午,太陽毒的時候再歇息。
然後等到午後日落之前再走一段。
這一路上近十天走了快二百里路。
眼看就要出了陽穀縣。
陽穀縣往南,盡是山路,無一處平整。
楊志這時候又要求軍士們每天辰時上午七到九點)起床,申時下午三到五點)歇息。
那十一個廂軍,個個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艱難前行。
現在接近六月,正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而九點到三點又是一天裡氣溫最高的時段。
軍士們一個個都將汗衫解在腰間,光著上身,希望微風能給自己帶來一絲清涼。
可是迎接他們的只有能將光線彎曲的熱浪。
軍士們熱得不行了,便要到林子裡去歇一會。
可楊志卻不答應,但凡有人不聽命令,他輕則以言語痛罵,重則以荊條抽打,逼著趕著也要他們往前繼續走。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