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有方,愛民如子。
岳家軍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屋。
便是人民軍隊的風範。
這一點,全賴岳飛這個主將以身作則。
岳飛所處的環境對武將來說極其惡劣。
金兵南下,國家受辱。
生靈塗炭,四處烽煙。
大宋又偏偏是文貴武賤。
皇帝趙構又是個只想著政治鬥爭的廢物。
岳飛在這種情況下不計名利,盡忠報國。
直到被自己人害死,也心心念念,光復山河。
這就是岳飛卓爾不群的地方。
一群心裡骯髒的政治家中,出現了一個愛國愛民的英雄,就如鶴立雞群。
兩著相稱之下,越顯得岳飛品質的可貴。
岳飛固然有著諸多優秀的品質,治軍嚴明,賞罰公道,廉潔奉公,不喜聲色犬馬。
愛民如子,所過之處秋毫無犯。
武藝高強,文采斐然。
侍親至孝,侍君至忠。
高尚到找不到任何一個汙點,簡直不像是存在於現實中的一樣。
基本是一個完人。
可是中國人民喜愛岳飛是因為這些嗎?
是,但不是主要原因。
更多的是岳飛不畏艱險,誓死抗擊外辱,堅決反抗侵略與奴役的愛國主義精神。
自強不起,奮發有為。
最後悲劇的結局,和趙構秦檜的無恥行徑,將岳飛的形象進一步昇華。
將他變成了華夏民族愛國者的代表。